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相关概念、含义与分类 | 第11-17页 |
第一节 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相关概念 | 第11-15页 |
一、投融资体制的概念 | 第11页 |
二、基础设施的相关概念 | 第11-14页 |
三、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含义和分类 | 第15-17页 |
一、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含义 | 第15页 |
二、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分类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中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沿革和现状 | 第17-26页 |
第一节 中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历史沿革 | 第17-19页 |
一、20世纪80年代以前:单纯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阶段 | 第17页 |
二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:改革探索和试点阶段 | 第17-18页 |
三、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今:市场化趋向改革阶段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中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现状考察 | 第19-26页 |
一、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现状 | 第20-21页 |
二、政府作为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主体的原因 | 第21-22页 |
三、政府主导基础设施投融资导致的后果 | 第22-26页 |
第三章 国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考察 | 第26-32页 |
第一节 国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特点 | 第26-29页 |
一、德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特点 | 第26页 |
二、美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特点 | 第26-27页 |
三、法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特点 | 第27页 |
四、韩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特点 | 第27-28页 |
五、日本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特点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国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对中国改革的启示 | 第29-32页 |
一、建立和改善包括政府和民间投资在内的多层投资体系 | 第30页 |
二、实施市场化投融资方式 | 第30-31页 |
三、建立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分析 | 第32-48页 |
第一节 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现状 | 第32-37页 |
一、本文对民间资本的界定 | 第32页 |
二、中国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现状 | 第32-33页 |
三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存在的障碍 | 第33-36页 |
四、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建议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可行性研究 | 第37-41页 |
一、从政府角度看 | 第37-39页 |
二、从民间资本角度看 | 第39-40页 |
三、其它客观条件 | 第40-41页 |
第三节 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具体方式 | 第41-48页 |
一、BOT方式 | 第42-45页 |
二、TOT方式 | 第45-46页 |
三、PFI方式 | 第46-47页 |
四、URM方式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基础设施资本市场融资分析 | 第48-56页 |
第一节 发展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 | 第48-51页 |
一、债券融资 | 第48-50页 |
二、股票融资 | 第50-51页 |
三、ABS | 第51页 |
第二节 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基金 | 第51-56页 |
一、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构成和形式 | 第52-53页 |
二、我国组建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可行性分析 | 第53-54页 |
三、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相关建议 | 第54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后记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