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·空心纳微粒子的模板法制备技术 | 第8-15页 |
·硬模板法 | 第9-12页 |
·软模板法 | 第12-15页 |
·空心纳微粒子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P(S7-AA)乳胶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| 第18-33页 |
·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| 第20-22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20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20-21页 |
·分析仪器及测试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P(ST-AA)共聚物粒子的制备 | 第22-25页 |
·P(St-AA)乳胶粒子的制备反应流程 | 第22页 |
·粒径及粒径分布 | 第22-25页 |
·P(ST-AA)共聚物粒子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| 第25-31页 |
·P(St-AA)乳胶粒子的结构 | 第25-26页 |
·P(St-AA)乳胶粒子的表面形貌 | 第26-27页 |
·P(St-AA)乳胶粒子表面功能基团的确定 | 第27-28页 |
·P(St-AA)乳胶粒子表面羧基含量的测定 | 第28-29页 |
·P(St-AA)乳胶粒子的热重-差热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P(St-AA)乳液体系的稳定性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3章 P(ST-AA)/铁的氧化物核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| 第33-47页 |
·实验原料与测试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实验原料 | 第33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P(ST-AA)/铁的氧化物核壳结构粒子的制备 | 第34-36页 |
·制备方法 | 第34页 |
·制备历程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核壳粒子的微观形貌 | 第36-40页 |
·粒子的结构 | 第36-40页 |
·粒子的表面形貌 | 第40页 |
·影响核壳粒子包裹过程和程度的因素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反应温度对包裹过程和程度的影响 | 第40页 |
·H~+离子对包裹过程和程度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·核壳粒子的性能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核壳粒子的物相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核壳粒子的IR图谱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核壳粒子的TG-DSC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空心磁性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| 第47-63页 |
·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| 第47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7页 |
·分析测试方法 | 第47页 |
·空心粒子的制备 | 第47-49页 |
·热处理升温制度 | 第47-49页 |
·制备空心粒子的理论基础 | 第49页 |
·空心粒子的微观形貌 | 第49-54页 |
·空心粒子的粒径和壳层厚度 | 第49-50页 |
·升温速率对空心粒子的形貌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包裹层厚度对空心粒子的形貌的影响 | 第51-54页 |
·还原过程对空心粒子的形貌的影响 | 第54页 |
·空心粒子的相组成分析 | 第54-57页 |
·热处理气氛对物相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·还原温度对物相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·空心粒子的静磁性能 | 第57-62页 |
·磁滞回线 | 第57页 |
·还原程度对空心粒子静磁性能的影响 | 第57-60页 |
·室温放置对空心粒子静磁性能的影响 | 第60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63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附录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