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9页 |
第一章 时效制度的价值 | 第9-16页 |
第一节 时效制度的法律涵义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时效制度的渊源和立法模式 | 第10-12页 |
第三节 时效制度的价值 | 第12-16页 |
第二章 我国取得时效制度的构建 | 第16-38页 |
第一节 我国建立取得时效制度的必要 | 第16-25页 |
第二节 取得时效的适用范围 | 第25-29页 |
第三节 取得时效的构成条件 | 第29-33页 |
第四节 取得时效的中止、中断 | 第33-36页 |
第五节 取得时效的效力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重构 | 第38-54页 |
第一节 诉讼时效性质的重新界定 | 第38-41页 |
第二节 我国诉讼时效制度重构的指导思想 | 第41-44页 |
第三节 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重构方案 | 第44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注释 | 第55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中文详细摘要 | 第62-65页 |
Summary | 第65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