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7页 |
第一章 税务犯罪状况和趋势—建立专门税务警察制度的社会背景 | 第7-15页 |
一、税案增加,税收犯罪的损失放大已成趋势 | 第7-9页 |
二、当前大案的特点—案涉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状况严重 | 第9-10页 |
三、税收犯罪主体变化呈现的趋势 | 第10-11页 |
四、税收犯罪手段变化的新近特点 | 第11-12页 |
五、税收犯罪的管辖漏洞和侦查盲区 | 第12-13页 |
六、税收犯罪的无直接被害人特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税务警察制度的借鉴—国外税收犯罪制度的考察 | 第15-21页 |
一、俄罗斯税务察警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二、日本税警的特点 | 第16-18页 |
三、德国、荷兰等部分欧盟国家税务调查局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四、美国税务警察的特点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建立我国税务警察制度的基本理论依据和基本制度构想 | 第21-37页 |
一、建立税务警察的法律依据及可行性研究 | 第21-24页 |
二、当前税收犯罪侦查的局限性和改革要点 | 第24-31页 |
三、税务和公安体制的矛盾及其调整 | 第31-34页 |
四、税务警察体制的基本构想 | 第34-37页 |
第四章 程序配套问题——税务警察的侦查程序 | 第37-48页 |
一、管辖权的调整 | 第37页 |
二、侦查权扩张的必要 | 第37-38页 |
三、程序启动机制的重新界定 | 第38-41页 |
四、关于获取证据和丰富强制措施的法律建议 | 第41-45页 |
五、税务警察和税务侦查的法律监督机制 | 第45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后记 | 第51-52页 |
中文详细摘要 | 第52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