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善我国适当性规则的思考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5页 |
一、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二、 国内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三、 研究范围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适当性规则的概念辨析 | 第15-23页 |
一、 适当性规则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5-19页 |
(一) 美国的适当性规则 | 第15-17页 |
(二) 欧盟和英国的适当性规则 | 第17-18页 |
(三) 日本的适当性规则 | 第18-19页 |
(四) 小结 | 第19页 |
二、 适当性规则的概念 | 第19-23页 |
(一) 适当性规则的适用范围 | 第20-21页 |
(二) 适当性规则的概念辨析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对我国适当性规则的审视和反思 | 第23-31页 |
一、 我国适当性规则的立法现状 | 第23-27页 |
(一) 证券业 | 第23-26页 |
(二) 银行业 | 第26-27页 |
(三) 信托业 | 第27页 |
二、 对我国适当性规则的审视和反思 | 第27-31页 |
(一) 制度目标定位偏差 | 第27-28页 |
(二) 理论研究存在误读 | 第28-29页 |
(三) 规范性法律文件效力层级偏低 | 第29页 |
(四) 违反后果规定不足 | 第29页 |
(五) 投资者救济途径缺乏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适当性规则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定位 | 第31-38页 |
一、 适当性规则的理论基础 | 第31-34页 |
(一) 适当性规则的必要性分析 | 第31-33页 |
(二) 适当性规则的合理性分析 | 第33-34页 |
二、 适当性规则的制度定位 | 第34-38页 |
(一) 适当性规则与说明义务的关系 | 第34-36页 |
(二) 适当性规则与建言义务的关系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完善我国适当性规则具体内容的设想 | 第38-46页 |
一、 完善我国适当性规则的基本路径 | 第38-39页 |
二、 完善我国适当性规则具体内容的设想 | 第39-46页 |
(一) 适当性规则的适用基础 | 第39-41页 |
(二) 适当性义务的具体内容 | 第41-44页 |
(三) 违反适当性义务的民事责任 | 第44-46页 |
第五章 完善我国适当性规则投资者救济方式的设想 | 第46-56页 |
一、 适当性规则下对投资者的司法救济 | 第46-49页 |
二、 适当性规则下对投资者的诉讼外救济 | 第49-53页 |
三、 适当性规则下救济途径的关系与衔接 | 第53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