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5-22页 |
·WRKY 转录因子的一般特性 | 第15-17页 |
·WRKY 转录因子研究历史回顾 | 第15页 |
·WRKY 结构域和 W-box | 第15-16页 |
·WRKY 结构域的结构 | 第16页 |
·W-box 和 W-box 簇 | 第16-17页 |
·WRKY 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及生物学功能 | 第17-20页 |
·生物胁迫 | 第17页 |
·非生物胁迫 | 第17-18页 |
·种子萌发 | 第18页 |
·种子冬眠和发芽 | 第18-19页 |
·衰老 | 第19页 |
·生长发育 | 第19页 |
·在多种通路中的作用 | 第19-20页 |
·叶片衰老研究 | 第20页 |
·叶片衰老基因研究 | 第20页 |
·棉花叶片衰老研究 | 第20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GHWRKY11 全长基因的获得 | 第22-34页 |
·引言 | 第2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2-23页 |
·棉花材料 | 第22页 |
·试剂和耗材 | 第22页 |
·实验中的主要仪器 | 第22页 |
·实验中常用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| 第22-2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3-27页 |
·取样 | 第23页 |
·RNA 的提取和反转录 | 第23-25页 |
·棉花基因组 DNA 提取 | 第25页 |
·研究序列的获得 | 第25-26页 |
·PCR 反应体系及程序 | 第26页 |
·PCR 产物的序列确定 | 第26-27页 |
·序列结构分析 | 第27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27-32页 |
·GhWRKY11 基因的来源 | 第27-28页 |
·在棉花中获得 GhWRKY11 基因 | 第28-29页 |
·GhWRKY11 转录因子基因结构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GhWRKY11 基因的进化分析 | 第32页 |
·讨论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GHWRKY11 转录因子的亚细胞定位 | 第34-41页 |
·引言 | 第3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4-35页 |
·棉花材料 | 第34页 |
·菌种及克隆载体 | 第34页 |
·酶、生化试剂与试剂盒 | 第34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4-3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5-39页 |
·洋葱表皮的预培养 | 第35页 |
·引物设计 | 第35页 |
·PCR 反应体系及程序 | 第35-36页 |
·基因的克隆 | 第36-37页 |
·重组片段转化农杆菌 | 第37-38页 |
·农杆菌侵染洋葱表皮细胞 | 第38-39页 |
·亚细胞定位预测方法 | 第39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载体构建 | 第39页 |
·亚细胞定位观察 | 第39-40页 |
·讨论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GHWRKY11 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和处理胁迫下的表达 | 第41-47页 |
·前言 | 第4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1页 |
·棉花材料 | 第41页 |
·酶、生化试剂以及试剂盒 | 第41页 |
·实验仪器设备 | 第4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组织特异性取样和处理选择 | 第41-42页 |
·RNA 提取和反转录 | 第42页 |
·荧光定量 PCR 反应体系及程序 | 第42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GhWRKY11 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| 第42-43页 |
·GhWRKY11 受信号分子诱导表达情况 | 第43-44页 |
·GhWRKY11 受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情况 | 第44-45页 |
·讨论 | 第45-47页 |
第五章 GHWRKY11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| 第47-54页 |
·前言 | 第4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7-48页 |
·棉花材料 | 第47页 |
·酶、生化试剂和试剂盒 | 第47页 |
·实验中的主要仪器 | 第47页 |
·所用软件 | 第47-4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8-51页 |
·DNA 提取 | 第48页 |
·染色体步移引物设计 | 第48页 |
·染色体步移 PCR 体系及程序 | 第48-50页 |
·启动子启动活性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载体构建 | 第50页 |
·GUS 染色 | 第50-51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启动子序列的克隆 | 第51页 |
·启动子结构和功能预测 | 第51页 |
·启动子的启动活性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讨论 | 第53-54页 |
第六章 GHWRKY11 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验证 | 第54-62页 |
·前言 | 第5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4页 |
·转基因植物材料 | 第54页 |
·菌种和载体 | 第54页 |
·酶、生化试剂与试剂盒 | 第54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5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4-57页 |
·PCR 反应体系及程序 | 第54-55页 |
·PCR 产物的序列确定 | 第55页 |
·质粒提取 | 第55页 |
·表达质粒和克隆载体双酶切并转化 | 第55-56页 |
·沾花法转化拟南芥 | 第56-57页 |
·转基因拟南芥鉴定 | 第57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7-61页 |
·载体构建 | 第57-58页 |
·转基因拟南芥分子检测 | 第58-59页 |
·转基因拟南芥的性状观察及功能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讨论 | 第61-62页 |
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·全文结论 | 第62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