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泽东晚年民主思想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7-10页 |
| 前言 | 第10-13页 |
| 一、基本概念的界定 | 第10-11页 |
| (一) 关于毛泽东晚年的界定 | 第10页 |
| (二) 关于民主的涵义 | 第10-11页 |
| 二、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三、学术界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四、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| 第13页 |
| 第一部分:毛泽东晚年民主思想内容的理性审视 | 第13-33页 |
| 一、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思想 | 第13-22页 |
| (一) 人民民主思想 | 第14-17页 |
| (二) 党内民主思想 | 第17-19页 |
| (三) 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思想的目的和背离 | 第19-22页 |
| 二、大民主与小民主思想 | 第22-28页 |
| (一) 大民主思想 | 第22-24页 |
| (二) 小民主思想 | 第24-25页 |
| (三) 大民主与小民主思想的目的和大民主的恶果 | 第25-28页 |
| 三、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思想 | 第28-33页 |
| (一) 群众路线思想 | 第28-30页 |
| (二) 群众运动思想 | 第30-31页 |
| (三) 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思想的目的和误区 | 第31-33页 |
| 第二部分:毛泽东晚年民主思想成因的客观分析 | 第33-41页 |
| 一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影响 | 第33-37页 |
| (一)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民主理想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(二)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| 二、中国传统民主思想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(一) 中国传统文化中“民主性的精华”的影响 | 第37页 |
| (二) 中国传统文化中“民本”思想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三、革命时期习惯性思维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| (一)革命时期阶级斗争习惯性思维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(二)革命时期群众运动习惯性思维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四、个性因素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(一)有些自负的自信 | 第40页 |
| (二)诗人般的浪漫 | 第40-41页 |
| (三)追求新奇的反叛 | 第41页 |
| 第三部分:毛泽东晚年民主思想的历史反思 | 第41-49页 |
| 一、关于民主意识的加强与培养问题 | 第42-43页 |
| 二、关于民主的制度化与法制化问题 | 第43-45页 |
| 三、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渐进推进问题 | 第45-46页 |
| 四、关于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广博吸收问题 | 第46-49页 |
| 结语 | 第49-50页 |
| 注释 | 第50-56页 |
| 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8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