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7-15页 |
1.1 飞机战伤评估及战伤修理基本概念 | 第7页 |
1.2 飞机战伤抢修产生的背景 | 第7-9页 |
1.4 飞机战伤抢修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5 国内外飞机战伤评估和维修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5.1 战伤评估方面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5.2 战伤维修方面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6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战伤模式分析与战伤评估技术介绍 | 第15-26页 |
2.1 战伤模式与战斗威胁 | 第15-18页 |
2.1.1 非爆炸性外来冲击物类型及冲击效果 | 第15-17页 |
2.1.2 爆炸性冲击物和冲击效果 | 第17页 |
2.1.3 其他冲击类型及损伤 | 第17-18页 |
2.2 战伤结构损伤容限评定技术 | 第18-25页 |
2.2.1 战伤结构损伤容限要求 | 第18页 |
2.2.2 战伤形式的工程简化处理 | 第18-19页 |
2.2.3 战伤结构破坏准则 | 第19-20页 |
2.2.4 战伤结构剩余刚度和剩余强度评定技术 | 第20-25页 |
2.5 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飞机典型结构件的战伤模拟试验 | 第26-43页 |
3.1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| 第26-28页 |
3.1.1 试验装置 | 第26-27页 |
3.1.2 试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3.2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8-32页 |
3.2.1 损伤模式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.2 弹体速度与损伤尺寸之间的关系 | 第29-31页 |
3.2.3 子弹速度对试件上应变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2 飞机蒙皮结构在弹体撞击中的损伤机理 | 第32-36页 |
3.3 几种传统动力学理论速度计算方法对试验结果的验证 | 第36-43页 |
3.3.1 传统的动力学的几种理论速度计算方法的比较 | 第36-38页 |
3.3.2 弹道极限速度 | 第38-39页 |
3.3.3 对试验所得速度数据分析 | 第39-41页 |
3.3.4 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LY-12CZ材料的动态性能试验 | 第43-49页 |
4.1 材料动态响应试验的设备 | 第43-45页 |
4.2 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| 第45-49页 |
4.2.1 材料及试样 | 第45页 |
4.2.2 应变率相关性试验 | 第45-47页 |
4.2.3 随动强化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| 第47-49页 |
第五章 飞机典型结构件战伤的数值模拟研究 | 第49-63页 |
5.1 有关碰撞的基本理论 | 第49-52页 |
5.1.1 碰撞遵循的方程 | 第49-50页 |
5.1.2 大变形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 | 第50-52页 |
5.1.3 大变形动力学有限元基本解法与求解过程 | 第52页 |
5.2 数值模拟 | 第52-61页 |
5.2.1 有限元模型 | 第52-55页 |
5.2.2 有限元分析 | 第55-61页 |
5.3 模拟结果与战伤试验的比较 | 第61-62页 |
5.3.1 损伤型式比较 | 第61页 |
5.3.2 侵彻临界速度的比较 | 第61-62页 |
5.4 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6页 |
6.1 本文研究总结 | 第63-64页 |
6.2 研究工作展望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