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雷达论文--雷达跟踪系统论文

无源系统测向及时差频差联合定位方法研究

第一章 绪论第1-11页
 1.1 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-8页
 1.2 研究历史和现状第8-10页
 1.3 本文研究内容第10-11页
第二章 测向定位第11-23页
 2.1 无源定位第11-13页
  2.1.1 无源探测系统第11-12页
  2.1.2 无源定位的主要方法第12-13页
 2.2 测向定位原理与定位精度分析第13-17页
  2.2.1 测向定位原理第13-15页
  2.2.2 测量子集的定位精度分析第15-17页
 2.3 用偶极子组或磁环组估计信号二维到达角第17-22页
  2.3.1 问题分析及信号模型第18-19页
  2.3.2 算法描述第19-22页
 2.4 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三章 无源时差定位(TDOA)第23-34页
 3.1 无源时差定位(TDOA)定位的基本原理第23-26页
  3.1.1 迭代(Taylor级数)法第24-25页
  3.1.2 直接求解法第25-26页
 3.2 定位精度误差分析第26-29页
 3.3 TDOA定位模糊问题分析第29-31页
  3.3.1 模糊分布与布站的关系第29-30页
  3.3.2 模糊处理方法第30页
  3.3.3 无解问题第30-31页
 3.4 四站时差定位第31-33页
 3.5 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四章 多站多普勒频差(FDOA)定位第34-47页
 4.1 运动平台对固定辐射源的定位第34-40页
  4.1.1 多普勒频率差定位原理第34-38页
  4.1.2 多普勒频率差曲线精度分析第38-39页
  4.1.3 目标位置的求解方法第39-40页
 4.2 固定平台对运动辐射源的定位第40-45页
  4.2.1 差分多普勒定位原理第40-41页
  4.2.2 差分多普勒频率分布第41-43页
  4.2.3 多站时差(TDOA)、多普勒频差(FDOA)定位技术研究第43-44页
  4.2.4 时差—多普勒频差联合定位方法第44-45页
 4.3 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结束语第47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3页
致谢第53-55页
硕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NoC的时钟网络及相关问题研究
下一篇:重稀碱金属铷化合物的合成、表征及热化学性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