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1 前言 | 第1-12页 |
| ·印染废水特点及处理方法研究的进展 | 第10-11页 |
| ·光催化技术及光催化剂 | 第11页 |
| ·光催化 | 第11页 |
| ·TiO_2光催化剂 | 第11页 |
| ·海泡石 | 第11-12页 |
| 2 光催化氧化 | 第12-23页 |
| ·光催化技术及催化剂材料 | 第12-16页 |
| ·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| 第12页 |
| ·光催化剂 | 第12-14页 |
| ·TiO_2光催化剂的优点 | 第12-13页 |
| ·光催化剂的固定 | 第13页 |
| ·负载光催化剂制备 | 第13-14页 |
| ·海泡石 | 第14-16页 |
| ·海泡石的基本特性 | 第14-15页 |
| ·海泡石改性 | 第15页 |
| ·海泡石作为载体对TiO_2的固定 | 第15-16页 |
| ·理论分析 | 第16-20页 |
| ·TiO_2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基本机理 | 第16-17页 |
| ·动力学研究 | 第17-20页 |
| ·海泡石对亚甲基蓝溶液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17-18页 |
| ·光催化氧化动力学研究 | 第18-20页 |
| ·影响光催化反应的因素 | 第20-23页 |
| ·催化剂特性 | 第20页 |
| ·被处理物质性质 | 第20页 |
| ·光催化反应条件 | 第20-21页 |
| ·光催化反应器类型 | 第21-23页 |
| 3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8页 |
| ·原料 | 第23-24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24页 |
| ·反应装置 | 第24-25页 |
| ·实验分析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·色度测试 | 第25页 |
| ·COD的测试 | 第25-26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6-28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6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26-28页 |
| 4 结果与讨论 | 第28-53页 |
| ·亚甲基蓝溶液波长选择 | 第28页 |
| ·吸附实验 | 第28-34页 |
| ·海泡石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 | 第29-31页 |
| ·海泡石吸附动力学实验 | 第31-34页 |
| ·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31-32页 |
| ·海泡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| 第32-34页 |
| ·结论 | 第34页 |
| ·光催化氧化实验 | 第34-41页 |
| ·催化剂用量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染料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| 第36页 |
| ·反应时间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光强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液层深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外加氧化剂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pH值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太阳光催化 | 第41-42页 |
| ·光催化动力学实验 | 第42-48页 |
| ·动力学模型讨论 | 第42-46页 |
| ·动力学常数的确定 | 第46-48页 |
| ·TIO_2/海泡石催化剂对其它染料溶液的光催化效果 | 第48-49页 |
| ·各染料溶液的最佳波长及标准曲线 | 第48页 |
| ·各染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 | 第48-49页 |
| ·TIO_2/海泡石催化剂对实际废水的光催化效果 | 第49-52页 |
| ·TiO_2/海泡石催化剂对印染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| 第50页 |
| ·TiO_2/海泡石催化剂对染料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| 第50-52页 |
| ·催化剂表征 | 第52-53页 |
| 5 TIO_2/海泡石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| 第53-58页 |
| ·不煅烧TIO_2/海泡石催化剂重复利用实验 | 第53-54页 |
| ·煅烧TIO_2/海泡石催化剂重复利用实验 | 第54-56页 |
| ·TIO_2/海泡石催化剂重复利用处理废水实验 | 第56-58页 |
| 6.结论与建议 | 第58-60页 |
| ·结论 | 第58-59页 |
| ·建议 | 第59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|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| 第65-66页 |
| 声明 | 第66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