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

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实证研究

1. 引言第1-18页
 1.1 问题的提出第8页
 1.2 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-9页
 1.3 相关概念的界定第9-10页
  1.3.1 融资和融资结构第9-10页
  1.3.2 融资结构的划分第10页
 1.4 融资结构理论的发展及启示第10-16页
  1.4.1 古典公司融资结构理论第10-11页
  1.4.2 现代融资结构理论的发展第11-12页
  1.4.3 公司融资结构理论的拓展第12-15页
  1.4.4 融资结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第15-16页
 1.5 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理论概述第16-17页
 1.6 研究思路第17页
 1.7 研究方法第17-18页
2.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和实证分析第18-24页
 2.1 农业上市公司的界定第18-19页
 2.2 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第19-20页
 2.3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实证分析第20-24页
  2.3.1 实证研究的出发点第20-21页
  2.3.2 理想区间及其判断标准第21-22页
  2.3.3 对全部农业上市公司进行描述分析第22页
  2.3.4 按资产负债率区间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能力分析第22-23页
  2.3.5 小结第23-24页
3. 农业上市公司实际融资结构背离优序融资结构理论原因分析第24-27页
 3.1 农业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第24-27页
  3.1.1 股权融资成本核算中忽略代理成本第24页
  3.1.2 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,使其股权融资实际成本较低第24-25页
  3.1.3 公司股本普遍偏小,股权结构不尽合理第25页
  3.1.4 上市公司监督激励机制不完善第25-26页
  3.1.5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严重第26-27页
  3.1.6 我国债券市场发育不完善第27页
 3.2 农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原因第27页
4. 农业上市公司实际融资结构对农业上市公司产生的负面影响第27-29页
 4.1 融资成本上升,盈利水平下降第28页
 4.2 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第28页
 4.3 降低了公司的市场价值第28-29页
5. 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第29-35页
 5.1 影响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因素的初步确定第29-31页
 5.2 分析方法和样本统计描述第31页
 5.3 主成分分析结果第31-32页
 5.4 主成分辨析第32-33页
 5.5 回归分析第33-35页
 5.6 小结第35页
6. 优化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建议第35-41页
 6.1 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主要影响因素角度第36页
 6.2 完善股票市场,规范农业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第36-37页
 6.3 农业上市公司自身角度第37-39页
  6.3.1 改变目前对融资结构的观念或看法第37-38页
  6.3.2 合理有效得利用好目前的资本第38页
  6.3.3 应从公司的战略角度出发确定融资策略第38页
  6.3.4 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第38-39页
  6.3.5 对经理人实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第39页
 6.4 国家宏观政策角度,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第39-41页
附录第41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电信业有效竞争状况的研究
下一篇:施工企业市场开发战略研究--兼析中铁十三局集团公司市场开发战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