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 论: | 第1-12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7-9页 |
·课题研究的范畴 | 第9-10页 |
·研究对象的选定 | 第9页 |
·认识论层面的研究 | 第9-10页 |
·方法论层面的研究 | 第10页 |
·课题研究的方法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医院建筑发展流变 | 第12-22页 |
·萌芽时期--医教伴生 | 第12-15页 |
·成型时期--独立和分化 | 第15-18页 |
·完善与更新时期--系统整合和人性回归 | 第18-22页 |
第二章 我国综合医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| 第22-31页 |
·综合医院的现状 | 第22-26页 |
·综合医院建设的新趋势及相关思考 | 第26-31页 |
·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集中化倾向 | 第26-27页 |
·医疗空间环境绿色化倾向 | 第27-28页 |
·医疗职能与产业的关系微妙 | 第28页 |
·医技部门功能与空间的核心化 | 第28-29页 |
·医疗技术、信息技术对医疗空间产生深刻影响 | 第29页 |
·医疗服务范围多元化、特色化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综合医院建筑的系统认识及分析 | 第31-68页 |
·系统理论述要 | 第31-35页 |
·系统概念 | 第31-32页 |
·系统的分类 | 第32-33页 |
·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| 第33页 |
·系统的基本特性 | 第33-34页 |
·系统方法 | 第34-35页 |
·综合医院建筑系统的构成及体系模型 | 第35-44页 |
·综合医院建筑系统的构成 | 第35-42页 |
·综合医院建筑系统体系模型的探讨 | 第42-44页 |
·综合医院建筑形态类型分析 | 第44-62页 |
·分散式 | 第45-46页 |
·集中式 | 第46-56页 |
·综合式 | 第56-62页 |
·综合医院建筑形变规律及变因分析 | 第62-68页 |
·综合医院建筑演化发展的变因分析 | 第62-64页 |
·综合医院建筑形变规律探讨 | 第64-68页 |
第四章 综合医院整建设计的时空策略 | 第68-131页 |
·时空交织--应变性的探索 | 第68-84页 |
·“机变论”--随机应变 | 第68-69页 |
·通用空间体系--以不变应万变 | 第69-73页 |
·基础网络法--有机灵活应变 | 第73-80页 |
·新陈代谢法--生物性蜕变 | 第80-84页 |
·空间转换策略 | 第84-94页 |
·扩展方式 | 第84-91页 |
·提高建筑自身应变能力的方式 | 第91-94页 |
·人性化的环境景观策略 | 第94-131页 |
·环境、行为、心理与医疗空间 | 第94-117页 |
·高度和谐的美学境界--设计结合人文与自然 | 第117-127页 |
·信息时代的医院建筑环境展望 | 第127-131页 |
第五章 综合医院整建设计的系统工程策略 | 第131-157页 |
·问题与线索--建筑师角色的转变 | 第131-133页 |
·工作系统模型及阶段性工作的要点 | 第133-157页 |
·建筑策划的展开和加强 | 第133-146页 |
·重视总体设计 | 第146-153页 |
·建筑设计阶段加强专业协调 | 第153页 |
·建成的回访与评估 | 第153-157页 |
第六章 工程设计实践:山西省人民医院整建设计策略探索 | 第157-191页 |
·工程项目背景和设计历程概要 | 第157-161页 |
·整体思维--现实性与系统化的整建设计方案 | 第161-191页 |
·把握真实的现状:深入分析与高度综合相结合 | 第161-177页 |
·方案设计前提条件的确定 | 第177-183页 |
·整建设计总体规划的实施 | 第183-185页 |
·山西省人民医院外科大楼主要经济技术指标、方案设计说明 | 第185-191页 |
参考书目、文献及研究生论文 | 第191-193页 |
致谢、声明 | 第193-19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