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串空间模型分析与验证密码安全协议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本文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·本文所做的工作 | 第9-12页 |
第二章 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综述 | 第12-24页 |
·密码学概述 | 第12-13页 |
·密码学简介 | 第12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12-13页 |
·密码体制 | 第13页 |
·安全协议 | 第13-18页 |
·协议和安全协议 | 第13-14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14-15页 |
·安全协议的功能 | 第15页 |
·安全协议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·系统模型 | 第16-17页 |
·安全协议缺陷 | 第17-18页 |
·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 | 第18-24页 |
·形式化分析概述 | 第18页 |
·基本假定 | 第18-19页 |
·形式化分析的历史 | 第19-20页 |
·形式化方法的分类 | 第20-24页 |
第三章 串空间理论与模型 | 第24-38页 |
·串空间简介 | 第24页 |
·串空间基础知识 | 第24-28页 |
·消息空间和代数假定 | 第24-25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25-26页 |
·丛和节点关系 | 第26-27页 |
·攻击者模型 | 第27-28页 |
·串空间理论应用实例 | 第28-34页 |
·NSL串空间 | 第29-30页 |
·响应者的认证性 | 第30-32页 |
·NS协议 | 第32页 |
·响应者随机数的秘密性 | 第32-33页 |
·发起者的秘密性和认证性 | 第33-34页 |
·理想和诚实 | 第34-38页 |
·理想 | 第34-35页 |
·入口点和诚实 | 第35-36页 |
·攻击者的能力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串空间理论扩展 | 第38-50页 |
·动机 | 第38页 |
·概念 | 第38-40页 |
·逻辑和模型 | 第40-41页 |
·语法 | 第40页 |
·语义 | 第40-41页 |
·安全协议目标的逻辑表示 | 第41-42页 |
·认证性目标 | 第41-42页 |
·秘密性目标 | 第42页 |
·安全协议验证算法 | 第42-50页 |
·命题公式化简 | 第42-43页 |
·模型检测算法 | 第43-45页 |
·下一状态函数 | 第45-47页 |
·状态删减规则 | 第47-50页 |
第五章 实验结果 | 第50-58页 |
·Needham-Schroeder公钥认证协议 | 第50-52页 |
·协议原型 | 第50页 |
·安全目标和假设 | 第50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0-52页 |
·Woo-Lam~4认证协议 | 第52-53页 |
·协议原型 | 第52页 |
·安全目标和假设 | 第52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2-53页 |
·TMN协议 | 第53-54页 |
·协议原型 | 第53-54页 |
·安全目标和假设 | 第54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4页 |
·Denning-Sacco协议 | 第54-55页 |
·原型及假设 | 第54-55页 |
·安全目标和假设 | 第55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5页 |
·部分实验结果 | 第55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附录: AVSP程序系统 | 第64-68页 |
附.1 简介 | 第64页 |
附.2 协议文本范例 | 第64-65页 |
附.3 反例文本范例 | 第65-66页 |
附.4 程序界面 | 第66-68页 |
在学期间录用的文章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