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学术意义 | 第10页 |
·实用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6-18页 |
2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相关内容的评述 | 第18-28页 |
·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设计 | 第18-19页 |
·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原则、功能及特征 | 第19-21页 |
·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原则 | 第19-20页 |
·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功能 | 第20页 |
·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特征 | 第20-21页 |
·财务危机研究对象的界定 | 第21-24页 |
·国内外的界定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企业财务危机与破产 | 第22-23页 |
·企业财务危机与ST | 第23页 |
·本文的界定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财务危机预测变量的选择 | 第24-28页 |
·应用现金流量指标进行财务危机预测的重要意义 | 第24-25页 |
·现有财务指标预测财务危机的局限性 | 第25-26页 |
·对现有财务指标在预测财务危机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| 第26-28页 |
3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方法研究 | 第28-36页 |
·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传统理论 | 第28页 |
·常见预警模型的介绍及评价 | 第28-36页 |
·单变量模型及评价 | 第28-29页 |
·多变量模型及评价 | 第29-36页 |
4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测模型的实证分析 | 第36-48页 |
·样本的选择 | 第36页 |
·预测变量的选择 | 第36-38页 |
·预测变量选择的原则 | 第36-37页 |
·预测变量的确定 | 第37-3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8-40页 |
·逐步判别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主成分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两种统计方法的优缺点 | 第40页 |
·预测模型的建立 | 第40-48页 |
·预测变量的统计描述 | 第40页 |
·判别分析模型 | 第40-43页 |
·主成分分析模型 | 第43-47页 |
·两种预测模型的比较 | 第47-48页 |
5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运用 | 第48-54页 |
·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运用 | 第48-51页 |
·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定性评价因素 | 第48-49页 |
·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定性评议指标的计分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定性分析系统与定量分析系统的结合 | 第50-51页 |
·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日常监控与年终财务状况的结合运用 | 第51-54页 |
·财务风险监测 | 第51-52页 |
·经营风险监测 | 第52-53页 |
·日常监控和年终财务状况的结合 | 第53-54页 |
6 结论 | 第54-56页 |
·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处 | 第54页 |
·研究局限性及趋势展望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1页 |
1 续表 | 第59-60页 |
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