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制动试验台关键技术研究
第1章 绪论 | 第1-17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课题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·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| 第12-15页 |
·反力滚筒式制动试验台 | 第12-13页 |
·平板式制动试验台 | 第13-15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途径 | 第15-17页 |
·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·技术途径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汽车制动过程分析与评价方法 | 第17-32页 |
·引言 | 第17页 |
·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| 第17-26页 |
·制动效能 | 第17-24页 |
·制动抗热衰退性 | 第24页 |
·制动稳定性 | 第24-26页 |
·汽车制动性检测项目、检测方法及有关检测标准 | 第26-30页 |
·台试检验制动性能 | 第26-28页 |
·路试检验制动性能 | 第28-30页 |
·路试法与台试法的比较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汽车制动试验台总体方案 | 第32-45页 |
·引言 | 第32页 |
·制动试验台总体构成 | 第32-38页 |
·制动试验台工作原理 | 第38-41页 |
·制动试验台力学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影响制动性能检测的因素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汽车制动试验台结构研究 | 第45-54页 |
·引言 | 第45页 |
·滚筒选择 | 第45-48页 |
·滚筒式制动试验台测试能力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制动力测量装置主要参数的选择 | 第49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5章 汽车制动试验台检测系统电路 | 第54-77页 |
·引言 | 第54页 |
·汽车制动试验台检测系统组成 | 第54-56页 |
·汽车制动试验台检测系统检测原理 | 第56-58页 |
·传感器的选用及调理电路 | 第58-66页 |
·汽车轴重、制动力传感器 | 第58-63页 |
·车轮转速传感器 | 第63-65页 |
·车辆到位传感器 | 第65-66页 |
·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 | 第66页 |
·检测指示装置接口电路 | 第66-69页 |
·继电器控制柜电路 | 第69-70页 |
·下位机键盘和显示器接口电路 | 第70-72页 |
·上下位机通讯电路 | 第72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7页 |
第6章 汽车制动试验台检测系统软件的设计 | 第77-93页 |
·引言 | 第77页 |
·上位机与下位机软件设计 | 第77-80页 |
·上位机软件设计 | 第77-78页 |
·上位机数据库的建立 | 第78-80页 |
·下位机软件设计 | 第80页 |
·数据采样与处理 | 第80-83页 |
·制动系统微机自动故障诊断 | 第83-88页 |
·通讯程序 | 第88-9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7章 汽车制动试验台试验调试 | 第93-104页 |
·引言 | 第93页 |
·汽车制动试验台实验系统 | 第93-95页 |
·汽车制动试验台实验内容 | 第95-97页 |
·制动试验台实验结果分析 | 第97-103页 |
·原汽车制动试验台测试情况 | 第97-98页 |
·改进后汽车制动试验台测试情况 | 第98-10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3-104页 |
结论 | 第104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1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11-112页 |
致谢 | 第112-11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