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古代文学(~1840年)论文

从无处可逃到随缘自适--从苏词看其人生体验及超越

中文摘要第1-4页
英文摘要第4-5页
目录第5-7页
引言第7-8页
一、 无处可逃的苦闷第8-17页
 1 、 苏轼明确而又强烈的生命自由意识第8-9页
 2 、 苏轼的人生苦难意识和虚幻意识第9-11页
 3 、 苏轼自我内在心灵的矛盾冲突第11-14页
 4 、 苏轼诗词中的“人生飘忽”之感第14-17页
二、 对苦难的超越:随缘自适第17-34页
 1 、 苏轼旷达的性格: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第17-19页
 2 、 苏轼大气的超越:无视人生的艰难险阻,宠辱不惊第19-20页
 3 、 佛老思想的影响:正视人生苦难第20-25页
 4 、 移位思考使苏轼看到人生的不同景象第25-28页
 5 、 回归自然帮助苏轼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第28-29页
 6 、 苦难--省悟--超越之路第29-34页
三、 苏轼“随缘自适”思想的特征第34-40页
 1 、 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--清心寡欲,这是苏轼随缘自适处世观的特征之一第35页
 2 、 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--置身物外,这是苏轼随缘自适处世观的又一特征第35-36页
 3 、 “从来只为溪山好”--寄情山水,是苏轼随缘自适处世观的重要特征第36-37页
 4 、 “此生天命更何疑”--理性知解,也是苏轼随缘自适处世观的显著特征,是他随缘自适思想的哲学基础第37-40页
结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数字调幅广播系统的软件模拟和虚拟无线电仿真
下一篇:面向网络化控制的嵌入式接入与服务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