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

日美安全保障体制评析

内容摘要第1-7页
英文摘要第7-8页
前言第8-11页
第一章 日美安保体制的形成及演变第11-17页
 第一节 日美安保体制的雏形第11-12页
 第二节 日美安保体制的发展第12-14页
 第三节 冷战后日美安保体制的调整第14-17页
第二章 三个主要日美安全条约的比较第17-22页
 第一节 三个条约的相同点第17-19页
  一、 战略目的相同第17-18页
  二、 主要防卫对象相同第18页
  三、 以军事合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第18-19页
 第二节 三个条约的差异第19-22页
  一、 签订条约的国际背景不同第19-20页
  二、 地位和作用的差异第20页
  三、 战略指导思想的差异第20-22页
第三章 冷战后日美安保体制延伸的动因第22-28页
 第一节 冷战后国际环境因素第22-23页
  一、 日美两国矛盾上扬第22页
  二、 亚太地区争端凸显,矛盾深化第22-23页
  三、 世界格局的多极化,大国关系面临新的调整第23页
 第二节 美国的动因第23-25页
  一、 确保后冷战时期美国在亚太地区经济利益的实现第23页
  二、 遏制中国,同时阻止日本的离心倾向第23-24页
  三、 推行其霸权主义全球战略,立足“同时打赢欧亚两场战争”第24页
  四、 美国实力相对下降,需要日本的合作第24-25页
 第三节 日本的动因第25-28页
  一、 实现政治与军事大国战略的推动第25页
  二、 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利益第25-26页
  三、 遏制中国,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第26页
  四、 与强者结盟外交传统及其文化的影响第26-28页
第四章 现行日美安保体制的影响第28-34页
 第一节 对亚太地区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一、 引发亚太地区的军备竞赛第28页
  二、 不利于亚太地区安全格局的构建第28-29页
 第二节 对日本自身的影响第29-31页
  一、 催化日本政治向“极右”方向发展第29-30页
  二、 大大强化日本的军事实力,引导日本走向军事大国之路第30-31页
 第三节 对中国的影响第31-34页
  一、 中、美、日三边关系严重失衡第31-32页
  二、 中国的战略安全环境形势严峻第32-34页
第五章 日美安保体制的制约因素及中国应对策略的思考第34-41页
 第一节 日美安保体制的制约因素第34-36页
  一、 经贸摩擦将腐蚀日美安保体制第34页
  二、 日本自主倾向的增强将对日美安保体制造成冲击第34-35页
  三、 “中国因素”与日美安保体制第35-36页
  四、 亚太多边安全体系将对日美安保体制产生弱化作用第36页
 第二节 对中国应对策略的思考第36-41页
  一、 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,正确处理中、美、日关系,推动三国关系健康发展第37-38页
  二、 积极发展与美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,使其成为发展伙伴关系的基础和“稳定器”第38页
  三、 就有关地区安全共同利益与亚太有关国家采取积极的合作,共建亚太安全体系第38页
  四、 要重视加强在东南亚的战略投入第38-40页
  五、 加强自身建设,提高综合国力,以增加制约日美安保体制的资本第40-41页
附录第41-53页
参考书目第53-57页
后记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为电视游戏节目辩护
下一篇:混沌理论与环境系统决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