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
| 目录 | 第1-8页 |
| 摘要 | 第8-11页 |
| abstract | 第11-14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34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4-16页 |
| ·研究进展与现状 | 第16-33页 |
| ·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| 第16-19页 |
| ·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的相互关系 | 第19-29页 |
| ·土壤旱化与土壤干层 | 第29-30页 |
| ·有关项目的测定 | 第30-33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33-34页 |
|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34-44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3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34-35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35-44页 |
| 第三章 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 | 第44-62页 |
| ·实验区降水动态变化 | 第44-45页 |
| ·上黄试区降水年际变化 | 第44-45页 |
| ·上黄试区降水季节变化 | 第45页 |
| ·降水与柠条林地土壤水分补给 | 第45-51页 |
| ·柠条林冠层截留 | 第46-47页 |
| ·柠条林地地表径流 | 第47-48页 |
| ·柠条林地降水入渗与土壤的深层渗漏 | 第48-50页 |
| ·降水量与土壤水分补给 | 第50-51页 |
| ·柠条林生长 | 第51-54页 |
| ·林分生长的动态变化 | 第51-52页 |
| ·林分生长与生物量的关系 | 第52-53页 |
| ·柠条根系分布 | 第53-54页 |
| ·柠条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| 第54-57页 |
| ·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 | 第54-55页 |
| ·土壤水分日变化 | 第55-56页 |
| ·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 | 第56-57页 |
| ·柠条生长与土壤水分关系调控 | 第57-60页 |
| ·林分生长与土壤水分关系 | 第57-59页 |
| ·柠条林地根层土壤水分补给与消耗 | 第59-60页 |
| ·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关系调控 | 第60页 |
| ·小结 | 第60-62页 |
| 第四章 土壤旱化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 | 第62-71页 |
| ·林草地土壤旱化 | 第62-65页 |
| ·人工林地土壤旱化发生的时间 | 第62-63页 |
| ·人工林地土壤旱化形成原因 | 第63-64页 |
| ·土壤干层的划分标准 | 第64-65页 |
| ·土壤干层的垂直分布 | 第65页 |
| ·土壤旱化防治措施 | 第65-70页 |
| ·以需定水消除土壤干层 | 第66页 |
| ·以水定需消除土壤干层 | 第66-70页 |
| ·小结 | 第70-71页 |
| 第五章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| 第71-82页 |
| ·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| 第71-75页 |
| ·承载力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| 第71-72页 |
| ·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定义 | 第72页 |
| ·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确定方法 | 第72-75页 |
| ·模型类型与参数确定 | 第75-77页 |
| ·密度与土壤水分补给 | 第75-76页 |
| ·土壤水分消耗与密度关系 | 第76-77页 |
| ·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数值 | 第77页 |
| ·影响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因素 | 第77-79页 |
| ·地理位置、海拔高度与坡向 | 第77-79页 |
| ·年份、天气条件、植物生长与雨前土壤储水 | 第79页 |
| ·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表示方法 | 第79-81页 |
| ·小结 | 第81-82页 |
| 第六章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在植被建设中的应用 | 第82-86页 |
| ·森林经营发展方向 | 第82页 |
| ·人工柠条林不同经营方向比较 | 第82-84页 |
| ·薪炭林 | 第82-83页 |
| ·放牧林 | 第83页 |
| ·生态林 | 第83-84页 |
| ·经济林 | 第84页 |
| ·提高柠条林经济效益 | 第84-85页 |
| ·小结 | 第85-86页 |
|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| 第86-89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86-88页 |
| ·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88-8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9-101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01-103页 |
| 致谢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