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各国对外贸易论文--中国对外贸易论文

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

中文内容摘要第1-12页
英文内容摘要第12-16页
第一章 导论第16-25页
 第一节 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16-18页
 第二节 有关研究概念的界定第18-21页
 第三节 本文的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第21-23页
 第四节 论文的可能贡献与不足之处第23-25页
第二章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的理论框架第25-39页
 第一节 关税同盟的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·局部均衡分析: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第25-27页
     ·一般均衡分析:关税同盟的福利第27-29页
 第二节 自由贸易区贸易福利分析:一国模型与两国模型第29-35页
     ·从单一国家的角度看自由贸易区的影响第29-31页
     ·从两个国家的角度看自由贸易区的影响第31-35页
 第三节 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主要观点第35-39页
     ·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第35-36页
     ·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第36-39页
第三章 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构的现实基础第39-67页
 第一节 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开放程度分析第39-41页
 第二节 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格局变动分析第41-47页
     ·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格局变动中的总体数量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  ·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格局变动中的国别构成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·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格局变动中的商品构成分析第46-47页
 第三节 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第47-55页
     ·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·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分析第50-55页
 第四节 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变动分析第55-67页
     ·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:分离与结合第55-56页
     ·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比较优势变动分析第56-62页
     ·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竞争优势变动分析第62-67页
第四章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贸的影响第67-92页
 第一节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区内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第67-76页
     ·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产业内贸易趋势的研判第68-71页
     ·影响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解析第71-73页
     ·对区内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预测及相关建议第73-76页
 第二节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早期收获农产品的影响第76-84页
     ·中国与东盟早期收获农产品的贸易现状分析第76-80页
     ·实施“早期收获计划”对中国农产品的负面影响第80-82页
     ·中国与东盟早期收获农产品的竞争力与中国农业发展第82-84页
 第三节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净出口与就业的影响第84-92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理论逻辑框架说明第84-85页
     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净出口影响的估算第85-86页
     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就业影响的估算第86-89页
     ·结论解析与相关政策建议第89-92页
第五章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主要伙伴国贸易的影响第92-121页
 第一节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效应和合作博弈机制第92-101页
     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静态效应第92-94页
     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动态效应第94-97页
     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合作博弈机制分析第97-101页
 第二节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成员国区内贸易的影响第101-110页
     ·引力模型的设定及相关说明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ASEAN与ASEAN+1区域贸易合作效应的计量分析第102-107页
     ·对中国与东盟未来贸易结构变动与趋势的预测第107-110页
 第三节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主要非成员国间贸易的影响第110-121页
     ·研究对象:区外主要非成员贸易伙伴国的选定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·中国与区外主要非成员国(美国)的贸易现状与格局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·中国与东盟在主要非成员国(美国)市场上的比较优势第113-117页
     ·ASEAN+1对中国与主要非成员国间贸易影响的预测第117-121页
第六章 中国在未来自由贸易区内的政策选择第121-131页
 第一节 全文主要研究结论概述第121-124页
 第二节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第124-128页
     ·产业内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分析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·影响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解析第125-127页
     ·对中国在自由贸易区内发展产业内贸易的政策建议第127-128页
 第三节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产业政策第128-131页
     ·10+1与10+3合作模式的福利效果比较及其启示第128-129页
     ·对中国在未来自由贸易区内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第129-131页
全文参考文献第131-136页
主要浏览网站第136-137页
附录1: 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内容研究》摘要第137-144页
附录2: 《按章分类的东盟产品类别》第144-145页
附录3: 《“早期收获”计划文本内容》摘要第145-147页
后记第147-149页

论文共1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能力的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
下一篇: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血清肝癌相关性蛋白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