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几何相位提出的历史背景 | 第1-14页 |
1.1 介观体系 | 第6-7页 |
1.2 AB(Aharonov-Bohm)效应 | 第7-10页 |
1.2.1 磁AB 效应 | 第8-9页 |
1.2.2 电AB 效应 | 第9-10页 |
1.3 几何相位的历史发现 | 第10-14页 |
第二章 几何相位的物理原理和计算方法 | 第14-26页 |
2.1 物理原理 | 第15-19页 |
2.1.1 Berry 相位 | 第15-17页 |
2.1.2 用Berry 相位解释AB 效应 | 第17-18页 |
2.1.3 Aharonov-Anandan(AA)相位 | 第18-19页 |
2.2 算符分解法计算几何相位 | 第19-26页 |
2.2.1 单值矢量 | 第19-21页 |
2.2.2 算符分解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2.3 准简并 | 第22-26页 |
第三章 非同调谐振子几何相位的计算 | 第26-35页 |
3.1 非同调谐振子模型 | 第26-28页 |
3.2 AA 相位的计算 | 第28-31页 |
3.3 计算结果在任意多态体系中的推广 | 第31-33页 |
3.3.1 任意多态体系 AA 相位的计算 | 第31-32页 |
3.3.2 适用范围的讨论 | 第32-33页 |
3.4 结论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应用前景和展望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