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6-8页 |
| 缩略语 | 第8-9页 |
|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9-29页 |
| 1 离子束生物工程的研究概况 | 第9-21页 |
| ·离子束生物工程的创立 | 第9-10页 |
| ·低能离子注入与生物材料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| 第10-14页 |
| ·离子束注入技术的应用 | 第14-18页 |
| ·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研究进展 | 第18-21页 |
| 2 豆科牧草新品种选育的回顾与进展 | 第21-27页 |
| ·中国牧草育种的成就 | 第21-24页 |
| ·我国牧草育种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5页 |
| ·生物技术在豆科牧草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| 第25-27页 |
| 3 低能离子注入紫花苜蓿生物学效应的意义 | 第27-29页 |
|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| 第29-50页 |
| 引言 | 第29-31页 |
| 一 低能N+注入对两种紫花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| 第31-45页 |
| 1 实验材料、试剂和设备 | 第31页 |
| 2 实验方法 | 第31-34页 |
|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5页 |
| ·低能N+注入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| ·低能N+离子注入对苗高和百株干重的影响 | 第36页 |
| ·低能N+注入对两种紫花苜蓿幼苗POD、CAT、SOD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低能N+注入对两种紫花苜蓿幼苗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| ·扫描电镜观察 | 第39-40页 |
| ·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·低能N+注入对两种紫花苜蓿牧草品质的影响 | 第41-45页 |
| 二 低能氩离子介导苜蓿种质系统转化方法初探 | 第45-50页 |
| 1 、实验材料、试剂和设备 | 第45-46页 |
| 2 实验方法 | 第46-48页 |
|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0页 |
|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60页 |
| 附图 | 第60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