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式能量回馈系统的研究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6页 |
| ·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| 第6-8页 |
| ·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| 第6-7页 |
| ·脉宽调制(PWM)技术的广泛应用 | 第7页 |
| ·高频化下的软开关技术 | 第7-8页 |
| ·能量回馈系统的应用场合 | 第8-11页 |
| ·能馈式功率模拟负载 | 第8-9页 |
| ·分布式发电 | 第9-10页 |
| ·电机制动能馈 | 第10-11页 |
| ·能量回馈系统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| ·能量回馈技术的发展概括 | 第11-12页 |
| ·我国电力系统现状 | 第12-15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5-16页 |
| 第二章 电压型并网逆变器的研究 | 第16-36页 |
| ·电压型并网逆变器的系统分析 | 第16-20页 |
| ·电压型单相并网逆变器的理想模型 | 第16-18页 |
| ·单相桥式并网逆变电路工作分析 | 第18-20页 |
| ·单相桥式逆变电路 | 第20-26页 |
| ·单相方波逆变电路 | 第20-21页 |
| ·单相桥式双极性SPWM逆变电路 | 第21-25页 |
| ·单相桥式单极性SPWM逆变电路 | 第25-26页 |
| ·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 | 第26-36页 |
| ·三相电压型并网逆变电路的模型 | 第26-29页 |
| ·间接电流控制策略的研究 | 第29-34页 |
| ·直接电流控制策略的研究 | 第34-36页 |
| 第三章 电压型PWM并网逆变器试验 | 第36-55页 |
| ·主电路的结构及电路参数的选择 | 第36-40页 |
| ·主开关器件IGBT-IPM | 第37-39页 |
| ·交流侧滤波电感的选择 | 第39-40页 |
| ·直流输入电压 | 第40-43页 |
| ·电压型并网逆变对输入电压的要求 | 第40页 |
| ·并网逆变的升压方案 | 第40-42页 |
| ·高频链DC/DC升压 | 第42-43页 |
| ·倍频SPWM波形的输出 | 第43-44页 |
| ·控制电路的软件实现 | 第44-51页 |
| ·TMS320F240简介 | 第44-45页 |
| ·TMS320F240的波形发生器 | 第45-49页 |
| ·并网SPWM逆变器的软件实现 | 第49-51页 |
| ·驱动电路及其硬件保护 | 第51-52页 |
| ·仿真及试验波形 | 第52-55页 |
| 第四章 电流型相控有源逆变器 | 第55-71页 |
| ·电流型有源逆变器系统分析 | 第55-59页 |
| ·三相桥式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| 第55-56页 |
| ·基本数量关系 | 第56-57页 |
| ·逆变颠覆及其防止 | 第57-58页 |
| ·换流重叠现象 | 第58-59页 |
| ·大功率晶闸管有源逆变器的研制 | 第59-68页 |
| ·电流型有源逆变器的系统构成 | 第59-60页 |
| ·三相晶闸管逆变触发 | 第60-62页 |
| ·基于MCGS工业控制机和PLC的集中控制 | 第62-66页 |
| ·仿真及试验波形 | 第66-68页 |
| ·电流型逆变器和电压型逆变器的比较 | 第68-71页 |
| ·逆变电路的分类 | 第68页 |
| ·电压型和电流型逆变电路的特点比较分析 | 第68-71页 |
| 全文总结 | 第71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-7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