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提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提要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导言 | 第11-19页 |
一、 问题与思路 | 第11-13页 |
二、 学术史回顾 | 第13-16页 |
三、 基本资料与叙述框架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区位特征与海洋传统 | 第19-35页 |
一、 区位特征与生态环境 | 第19-22页 |
二、 明以前的海洋传统 | 第22-25页 |
三、 明清时代的海防与海禁 | 第25-29页 |
四、 明清之际的沿海居民 | 第29-35页 |
第三章 从海运到开埠 | 第35-64页 |
一、 清代的粮食海运贸易 | 第35-37页 |
二、 私人海上贸易的发展 | 第37-44页 |
三、 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 | 第44-49页 |
四、 烟台与青岛的开埠 | 第49-61页 |
五、 20世纪初的自开商埠 | 第61-64页 |
第四章 经济重心的转移 | 第64-88页 |
一、 贸易与运输:近海与海外市场的变化 | 第64-68页 |
二、 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:以烟台和青岛为中心 | 第68-74页 |
三、 帆船与轮船:航运业的结构转型 | 第74-78页 |
四、 沿海与内地:胶济铁路的经济意义 | 第78-84页 |
五、 沿海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 | 第84-88页 |
第五章 社会文化的变迁 | 第88-128页 |
一、 人口流动与职业构成 | 第88-93页 |
二、 社会生活方式的演变 | 第93-99页 |
三、 新式教育与西学的传播 | 第99-105页 |
四、 公共事业的发展 | 第105-113页 |
五、 民教冲突与教案问题 | 第113-128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128-132页 |
一、 从陆地走向海洋 | 第128-129页 |
二、 从传统走向现代 | 第129-132页 |
附录 | 第132-143页 |
附表1: 明清时期山东沿海地区社会动乱年表(1368-1860年) | 第132-137页 |
附表2: 外人在山东沿海地区创办学校概况表(1863-1916年) | 第137-139页 |
附表3: 山东省内教会工作概况统计表(截止1901年底止) | 第139-140页 |
附表4: 20世纪初期山东省内邮差送信路线表 | 第140-141页 |
附表5: 青岛市出版报刊一览表(1912-1931年) | 第141-1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3-153页 |
后记 | 第1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