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前言 | 第1-2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-11页 |
·国内外船舶结构控制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8页 |
·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及船舶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·船舶结构砰击响应控制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船舶砰击响应控制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8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及构成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基本概念及原理 | 第20-34页 |
·连续结构系统离散化 | 第20-21页 |
·基本概念和状态方程的求解 | 第21-25页 |
·状态空间法 | 第21-22页 |
·转移矩阵法求系统响应 | 第22-23页 |
·模态分析方法求解系统状态转移矩阵 | 第23-25页 |
·振动主动控制的概念和理论 | 第25-28页 |
·线性定常二次型最优控制 | 第28-34页 |
·概念原理 | 第28-30页 |
·结构系统最优控制问题的求解 | 第30-34页 |
第3章 主动缆作动器和主动调谐阻尼器 | 第34-41页 |
·主动缆作动器(Active Cable) | 第34-37页 |
·控制原理 | 第34-36页 |
·主动控制的实施过程 | 第36-37页 |
·主动式调谐质量阻尼器(ATMD) | 第37-41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37-39页 |
·ATMD控制系统的组成 | 第39-40页 |
·主动控制的实施过程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主动缆作动器方法在实船模型中的应用 | 第41-63页 |
·计算相关的基本参数 | 第41-43页 |
·附连水质量的计算 | 第43-46页 |
·砰击压力 | 第46-48页 |
·船体梁模型以及主动缆作动器参数的设置 | 第48-50页 |
·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50-63页 |
·船体结构垂向固有频率及振型 | 第50-51页 |
·控制前后船舯及船艏部的位移、速度、加速度、弯矩和剪力历程图 | 第51-61页 |
·船舯部控制前后的各历程图 | 第51-56页 |
·船艏部控制前后的各历程图 | 第56-61页 |
·作动器位于不同的位置时发出的控制力 | 第61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61-63页 |
第5章 结束语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