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--学生论文

社会标定对一般情境下小学生利他行为影响的研究

社会标定对一般情境下小学生利他行为影响的研究第1页
第一部分 问题的提出第5-12页
 1 相关概念的解释第5-6页
 2 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6-7页
  2.1 进行利他行为研究的意义第6-7页
  2.2 一般情境下小学生利他行为研究的意义第7页
  2.3 社会标定对小学生利他行为影响研究的意义第7页
 3 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第7-10页
  3.1 利他行为研究的起源第7-8页
  3.2 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第8-10页
 4 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0-11页
 5 本研究目的第11页
 6 本研究的基本假设第11-12页
第二部分 研究对象和方法第12-14页
 1 被试第12页
 2 研究工具第12-13页
 3 实验设计第13页
 4 实验程序第13-14页
第三部分 研究结果第14-26页
 1 小学生利他行为发展的现状第14-16页
  1.1 不同年级、地区、性别的小学生利他行为的比较第14页
  1.2 不同人际信任程度的小学生利他行为的比较第14-15页
  1.3 不同学习成绩小学生利他行为的比较第15-16页
 2 社会标定对小学生利他行为发展的影响第16-17页
 3 年级、性别、地区、人际信任程度与学习成绩对社会标定的影响第17-23页
  3.1 不同性别的被试在社会标定情境下的利他行为第17-18页
  3.2 不同地区的被试在社会标定情境下的利他行为第18-19页
  3.3 不同年级的被试在社会标定情境下的利他行为第19-20页
  3.4 不同人际信任程度的被试在社会标定情境下的利他行为第20-22页
  3.5 不同学习成绩的小学生在社会标定下的利他行为第22-23页
 4 社会标定的影响在短时期内的保持状况第23-26页
第四部分 分析与讨论第26-31页
 1 小学生利他行为的现状分析第26-27页
 2 社会标定能促进小学生利他行为发展第27页
 3 社会标定对不同年级、性别、地区、人际信任程度、学习成绩的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3.1 社会标定对不同年级小学生利他行为影响不同第27-28页
  3.2 社会标定对不同性别小学生利他行为影响相同第28页
  3.3 社会标定对不同地区小学生利他行为影响相同第28页
  3.4 社会标定对不同人际信任程度小学生影响不同第28页
  3.5 社会标定对不同学习成绩小学生利他行为影响不同第28页
 4 社会标定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在短时期内能保持。第28-29页
 5 对小学生进行利他教育的几点建议第29页
  5.1 道德教育要持之以恒,重视差生第29页
  5.2 擅长运用赏识教育,多肯定,少批评。第29页
  5.3 教师要有博爱之心,一视同仁。第29页
 6 本研究的创新之处、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第29-31页
  6.1 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9-30页
  6.2 本研究存在的问题第30页
  6.3 本研究的未来方向第30-31页
第五部分 结论第31-32页
参考文献第32-34页
英文摘要第34-35页
致谢第35-36页
附录A:儿童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第36-38页
附录B:人性的哲学量表第38-39页

论文共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耳声发射甘油试验在内淋巴积水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
下一篇:论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