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 前言 | 第1-8页 |
1 研究区位置 | 第8-9页 |
2 样品和研究方法 | 第9-12页 |
·样品 | 第9页 |
·矿物-地球化学测试 | 第9-11页 |
·重矿物分析 | 第9-11页 |
·微量元素 | 第11页 |
·矿物、地球化学数据处理 | 第11-12页 |
3 黄河、长江沉积物的矿物组成 | 第12-13页 |
·黄河长江沉积物的重矿物组合 | 第12页 |
·黄河长江物源的示踪矿物 | 第12-13页 |
4 表层矿物资料的人工神经网络分区 | 第13-31页 |
·基于神经网络的物源判识 | 第13-19页 |
·特征矿物含量的比值分布 | 第19-31页 |
·角闪石类/辉石类 | 第20-26页 |
·普通角闪石/普通辉石 | 第26页 |
·磁铁矿/钛铁矿 | 第26-30页 |
·黑云母/白云母 | 第30-31页 |
5 柱样的矿物、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分析 | 第31-48页 |
·对应分析 | 第31-37页 |
·模糊聚类分析 | 第37-48页 |
·重矿物的模糊聚类 | 第37-45页 |
·微量元素的模糊聚类 | 第45-48页 |
6 结论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附表 | 第54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