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| 引言 | 第5-6页 |
| 第一部分 建构主义与语文教学理论建设的契合 | 第6-20页 |
| 一、 语文教学理论引入建构主义的背景 | 第6-16页 |
| (一) 时代发展呼唤语文教学的改革 | 第7-9页 |
| (二) 新时期语文教学与建构主义理论的契合 | 第9-14页 |
| (三) 语文自身的特性适合建构主义教学的应用 | 第14-16页 |
| 二、 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对人文建构理论的呼唤 | 第16-20页 |
| (一) 建构主义符合人文教育的要求 | 第16-18页 |
| (二) 建构教学于语文人文教育的标准 | 第18-20页 |
| 第二部分 建构主义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 | 第20-34页 |
| 一、 语文教学实践改革的建构契机 | 第20-25页 |
| (一) 语文教学改革‘瓶颈’的突破需要新的建构 | 第20-23页 |
| (二) 语文教学实践中值得警惕的五种‘解构’倾向 | 第23-25页 |
| 二、 新纪元语文教学改革呼唤新纪元的建构 | 第25-34页 |
| (一) 语文教学的价值:强调“以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教” | 第25-26页 |
| (二) 教学的过程:强调“学生的自主建构与合作性建构” | 第26-31页 |
| (三) 语文教学的策略:强调“为建构性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” | 第31-32页 |
| (四) 语文教学的评价:强调“以发展和支持建构性学习为宗旨” | 第32-34页 |
| 第三部分 建构主义本土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| 第34-38页 |
| 一、 建构主义引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| 第34-35页 |
| (一)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| 第34-35页 |
| (二)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| 第35页 |
| 二、 现行教学中的问题 | 第35-38页 |
| (一) 学生的困惑 | 第36页 |
| (二) 教师的压力 | 第36页 |
| (三) 教学方式的固化 | 第36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| 后记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