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共犯独立性
一、 概述 | 第1-13页 |
(一) 共犯的涵义 | 第7页 |
(二) 共犯的性质 | 第7-11页 |
1. 共犯从属性说 | 第7-10页 |
2. 共犯独立性说 | 第10页 |
3. 二重性说 | 第10-11页 |
(三) 评析与问题 | 第11-13页 |
二、 共犯独立性说 | 第13-18页 |
(一) 共犯独立性说的产生背景 | 第13页 |
(二) 共犯独立性说的基本内容 | 第13-15页 |
1. 形式的独立性说 | 第13-14页 |
2. 修正的犯罪构成说 | 第14页 |
3. 基本的犯罪构成说 | 第14-15页 |
4. 区分制的共犯独立性说 | 第15页 |
(三) 共犯独立性说的意义与不足 | 第15-18页 |
三、 共犯独立性新释 | 第18-28页 |
(一) 新释共犯独立性的必要性 | 第18页 |
(二) 共犯独立性新释 | 第18-25页 |
1. 共犯独立性新释说确立的共犯成立标准 | 第18-21页 |
2. 共犯独立性新释说体制下的共同犯罪的特征 | 第21-24页 |
3. 共犯独立性新释说确立的共犯处罚原则 | 第24-25页 |
(三) 共犯独立性新释说的可行性评估 | 第25-28页 |
四、 教唆犯独立性新释 | 第28-38页 |
(一) 教唆犯的概念及立法概况 | 第28-29页 |
(二) 有关教唆犯性质的各种学说及其理论困惑 | 第29-33页 |
1. 教唆犯独立性说 | 第29-30页 |
2. 教唆犯从属性说 | 第30页 |
3. 教唆犯二重性说 | 第30-31页 |
4. 摒弃性质说 | 第31页 |
5. 教唆犯独立犯罪说 | 第31-33页 |
(三) 教唆犯独立性新释 | 第33-35页 |
(四) 确立教唆犯独立性新释说的意义 | 第35-38页 |
五、 我国刑法典有关共同犯罪规定的分析与评述 | 第38-43页 |
(一) 第二十五条 | 第38-39页 |
(二) 第二十六条 | 第39-40页 |
(三) 第二十七条 | 第40-41页 |
(四) 第二十八条 | 第41页 |
(五) 第二十九条 | 第41-43页 |
六、 立法建议 | 第43-44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