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艺术视野下的现代主义景观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| ·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9-11页 |
| ·国外研究 | 第9-11页 |
| ·国内研究 | 第11页 |
| ·研究框架 | 第11-13页 |
| 第二章 现代主义景观概述 | 第13-20页 |
| ·现代主义景观及其相关概念 | 第13-14页 |
| ·现代主义 | 第13页 |
| ·现代主义艺术 | 第13-14页 |
| ·现代主义建筑 | 第14页 |
| ·现代主义景观 | 第14页 |
| ·现代主义景观产生的原因 | 第14-16页 |
| ·自然科学发展下的意识形态的变化 | 第14-15页 |
| ·工业革命产生的机械美学 | 第15页 |
| ·现代艺术、现代建筑等领域的变革 | 第15-16页 |
| ·现代主义景观的发展 | 第16-20页 |
| 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现代主义景观的探索 | 第16-18页 |
| ·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现代主义景观的发展 | 第18-19页 |
| ·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景观的转折 | 第19-20页 |
| 第三章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景观 | 第20-53页 |
| ·表现主义的情感宣泄 | 第23-26页 |
| ·表现主义 | 第23-24页 |
| ·情感的表现——居尔公园 | 第24-26页 |
| ·立体主义与立体主义景观 | 第26-32页 |
| ·立体主义 | 第26-28页 |
| ·立体主义景观 | 第28-32页 |
| ·1925年巴黎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博览会 | 第28-30页 |
| ·托马斯·丘奇的加州花园 | 第30-32页 |
| ·未来主义的动态景观创造 | 第32-35页 |
| ·未来主义 | 第32-34页 |
| ·C·TH·索伦森的动态景观 | 第34-35页 |
| ·抽象的构成与“哈佛三剑客” | 第35-45页 |
| ·抽象派艺术 | 第35-38页 |
| ·“哈佛三剑客”的景观实践 | 第38-45页 |
| ·盖瑞特·埃克博 | 第38-40页 |
| ·詹姆斯·罗斯 | 第40-42页 |
| ·丹·凯利 | 第42-45页 |
| ·小结 | 第45页 |
| ·超现实主义与拉丁美洲景观 | 第45-51页 |
| ·超现实主义 | 第45-47页 |
| ·梦幻的拉丁美洲景观 | 第47-51页 |
| ·罗伯特·布雷·马克斯 | 第47-49页 |
| ·路易斯·巴拉甘 | 第49-51页 |
| ·小结 | 第51页 |
| ·小结 | 第51-53页 |
| 第四章 现代主义景观的艺术营造法则 | 第53-61页 |
| ·现代主义景观的艺术观 | 第53-54页 |
| ·反传统的思 | 第53页 |
| ·对生活的真 | 第53-54页 |
| ·合乎法则的美 | 第54页 |
| ·现代主义景观的设计手法 | 第54-61页 |
| ·独特的形式 | 第54-56页 |
| ·流动的空间 | 第56-57页 |
| ·创新的材料 | 第57-59页 |
| ·多样的色彩 | 第59-61页 |
| 第五章 反思与总结 | 第61-66页 |
| ·反思 | 第61-63页 |
| ·关于艺术 | 第61-62页 |
| ·关于传统 | 第62页 |
| ·关于现代化 | 第62-63页 |
| ·总结 | 第63-66页 |
| ·对本土景观的启示 | 第63-64页 |
| ·对设计创作的启示 | 第64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| 注释 | 第70-71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1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