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1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4-21页 |
1.1 大针茅的生态生物学特性 | 第14页 |
1.2 研究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| 第14页 |
1.3 细胞总DNA的提取 | 第14-17页 |
1.4 总DNA含量的检测 | 第17-18页 |
1.5 RAPD扩增及条件优化 | 第18页 |
1.6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| 第18页 |
1.7 引物的筛选 | 第18-19页 |
1.8 RAPD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| 第19-21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36页 |
2.1 DNA的提取与纯化 | 第21-23页 |
2.2 PCR扩增体系的优化 | 第23-26页 |
2.3 大针茅不同分布点7个种群的遗传变异分析 | 第26-32页 |
2.3.1 等位基因频率 | 第26-29页 |
2.3.2 根据等位基因频率计算Shannon多样性指数 | 第29-30页 |
2.3.3 Nei指数估测大针茅各种群遗传变异 | 第30-32页 |
2.4 放牧对大针茅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| 第32-36页 |
2.4.1 等位基因频率 | 第33页 |
2.4.2 根据等位基因频率计算Shannon多样性指数 | 第33页 |
2.4.3 Nei指数估测基因多样性与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 | 第33-36页 |
3 讨论 | 第36-41页 |
3.1 细胞总DNA提取 | 第36页 |
3.2 RAPD分析的标准化 | 第36-37页 |
3.3 RAPD产物的位点分析 | 第37页 |
3.4 大针茅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生态分化 | 第37-41页 |
4 结论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9页 |
图版 | 第49-5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