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6页 |
1. 绪论 | 第6-10页 |
1.1 论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 | 第6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| 第6-8页 |
1.3 本论文的课题来源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| 第8-9页 |
1.4 本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-10页 |
2. 区域地质背景及储层岩石特征 | 第10-16页 |
2.1 ST36-1-1井和LS13-1-1井的地理位置和地质背景 | 第10-11页 |
2.2 ST36-1-1井和LS13-1-1井主要储集层段的岩石学特征 | 第11-13页 |
2.3 ST36-1-1井和LS13-1-1井主要储集岩的物性特征 | 第13-14页 |
2.4 ST36-l-1井和LS13-1-1井主要储集层段的电性特征 | 第14-16页 |
3. 地层压力的计算 | 第16-32页 |
3.1 有关地层压力的几个基本概念 | 第16-18页 |
3.2 地层压力的计算方法 | 第18-25页 |
3.3 提高测井压力计算精度的方法技术 | 第25-29页 |
3.4 实际应用 | 第29-32页 |
4. 压力、温度对测井响应的影响分析 | 第32-40页 |
4.1 压力对测井响应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4.2 温度对声波时差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4.3 温度对地层水电阻率的影响 | 第35页 |
4.4 实际测井资料分析确定泥质参数 | 第35-40页 |
5. 储层参数的计算及岩性剖面的建立 | 第40-52页 |
5.1 测井曲线的附加校正 | 第40页 |
5.2 测井解释的理论模型 | 第40-43页 |
5.3 储层参数的计算 | 第43-45页 |
5.4 神经网络解释岩性剖面 | 第45-49页 |
5.5 测井解释成果 | 第49-52页 |
6. 储层的识别、分级及经济基底的确定 | 第52-63页 |
6.1 储层的识别 | 第52页 |
6.2 储层分级 | 第52-61页 |
6.3 经济基底评价 | 第61-63页 |
7. 结论与认识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