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绪 论 | 第1-11页 |
1.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页 |
1.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(1) | 第8-9页 |
1.2.1 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1.2.2 传媒产业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9页 |
1.3 传媒产业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9-10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第2章 传媒产业的发展概况 | 第11-20页 |
2.1 传媒产业的概念 | 第11-13页 |
2.1.1 传媒产业的内涵 | 第11页 |
2.1.2 关于产业与事业 | 第11-12页 |
2.1.3 “商业化”、“企业化”与“产业化” | 第12-13页 |
2.2 传媒产业的发展概况 | 第13-20页 |
2.2.1 传媒产业的雏形 | 第13页 |
2.2.2 传媒业的长足进步 | 第13-14页 |
2.2.3 西方传媒的变革和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 | 第14-19页 |
2.2.4 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概况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关于广播电视产业化的调研与思考 | 第20-43页 |
3.1 武汉电视经营人才现状研究 | 第20-25页 |
3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20-21页 |
3.1.2 研究的方法 | 第21页 |
3.1.3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4页 |
3.1.4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| 第24-25页 |
3.2 对湖南“电广传媒”的调研 | 第25-31页 |
3.2.1 “电广传媒”的改制上市 | 第26-28页 |
3.2.2 改制上市的成功因素 | 第28页 |
3.2.3 “电广传媒”改制上市的积极意义 | 第28-30页 |
3.2.4 “电广传媒”发展展望 | 第30-31页 |
3.3 中国电视产业大整合 | 第31-36页 |
3.3.1 企业法人结构的治理 | 第32-33页 |
3.3.2 资产的多重组合 | 第33-36页 |
3.4 中国电视产业整合中的问题 | 第36-38页 |
3.4.1 机构合并带来挥霍风 | 第36页 |
3.4.2 集团化引发“混凝土比赛” | 第36-37页 |
3.4.3 孩子大了算谁的? | 第37-38页 |
3.4.4 何时看见“看不见的手”? | 第38页 |
3.5 广播电视产业化实践的关键因素:制度、技术和资金 | 第38-40页 |
3.5.1 关于制度 | 第38-39页 |
3.5.2 关于技术 | 第39页 |
3.5.3 关于资金 | 第39-40页 |
3.6 广电系统经营改革及信息产业链的总体框架 | 第40-43页 |
第4章 中国报业产业化研究 | 第43-51页 |
4.1 报业产业化之路 | 第43-45页 |
4.2 报业经营的最大难题 | 第45页 |
4.3 报刊控股上市公司个案 | 第45-46页 |
4.4 中国主业的发展趋势 | 第46-51页 |
第5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媒体的不正当竞争 | 第51-56页 |
5.1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媒体的不正当竞争现象 | 第51-54页 |
5.2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媒体产生不正当竞争的原因 | 第54-56页 |
第6章 关于传媒产业发展的思考 | 第56-59页 |
6.1 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动机与方式 | 第56-57页 |
6.1.1 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动机 | 第56-57页 |
6.1.2 传媒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 | 第57页 |
6.2 传媒产业化的启示 | 第57-59页 |
结束语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