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| ·集成电机泵喷推进器发展概述 | 第11-14页 |
| ·集成电机泵喷推进器结构简介 | 第11-12页 |
| ·集成电机推进器的发展状况及优点 | 第12-13页 |
| ·泵喷推进器的发展状况及优点 | 第13-14页 |
| ·水下机器人推进方式概述 | 第14-16页 |
| ·水下机器人简介 | 第14-15页 |
| ·水下机器人推进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·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集成电机泵喷推进器与水下机器人功率匹配研究 | 第19-33页 |
| ·传统喷水推进理论及效率讨论 | 第19-24页 |
| ·推进功率及效率讨论 | 第19-21页 |
| ·三种喷水推进理论及表达形式 | 第21-22页 |
| ·主要参数的选择及影响 | 第22-24页 |
| ·推进泵的分类及效率 | 第24-26页 |
| ·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介绍 | 第24-26页 |
| ·推进泵的效率 | 第26页 |
| ·泵的空泡 | 第26页 |
| ·集成电机泵喷推进器与水下机器人的功率匹配 | 第26-31页 |
| ·水下机器人阻力计算方法 | 第27页 |
| ·水下机器人阻力计算实例 | 第27-29页 |
| ·推进器与水下机器人的功率匹配方法 | 第29-30页 |
| ·功率匹配计算实例 | 第30-3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| 第三章 集成电机泵喷推进器设计与建模 | 第33-59页 |
| ·集成电机泵喷推进器设计原理 | 第33-40页 |
| ·总体设计方案 | 第33页 |
| ·叶轮设计原理 | 第33-36页 |
| ·导叶设计原理 | 第36-37页 |
| ·电机设计原理 | 第37-40页 |
| ·其他部件设计原则 | 第40页 |
| ·推进叶轮设计 | 第40-48页 |
| ·叶轮叶片设计方法 | 第40-45页 |
| ·推进叶轮设计实例 | 第45-48页 |
| ·导叶的设计 | 第48-51页 |
| ·导叶叶片设计方法 | 第48-50页 |
| ·导叶设计实例 | 第50-51页 |
| ·集成电机泵喷推进器特种电机设计 | 第51-53页 |
| ·电机设计方案 | 第51页 |
| ·电机磁路计算方法 | 第51-52页 |
| ·推进电机设计实例 | 第52-53页 |
| ·其他机械部件的设计 | 第53-54页 |
| ·轴的设计 | 第53页 |
| ·进水导管和喷管及其他附件的设计 | 第53-54页 |
| ·推进器建模方法研究 | 第54-58页 |
| ·推进器三维建模方法研究 | 第54-55页 |
| ·叶轮及导叶的建模 | 第55-57页 |
| ·推进器外壳以及其他机械部件的建模及装配 | 第57-5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第四章 集成电机泵喷推进器数值模拟 | 第59-73页 |
| ·引言 | 第59-60页 |
| ·几何简化模型 | 第60页 |
| ·推进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| 第60-66页 |
| ·控制方程 | 第60-61页 |
| ·湍流模型 | 第61-62页 |
| ·离散与求解 | 第62-63页 |
| ·计算域选取及网格划分 | 第63-65页 |
| ·边界条件及求解参数设置 | 第65-66页 |
| ·计算结果及讨论 | 第66-70页 |
| ·计算收敛情况 | 第66-67页 |
| ·推进器推进泵的外特性曲线分析 | 第67-69页 |
| ·推进器内压力场和速度场分析 | 第69-7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0-73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8-79页 |
| 致谢 | 第79-80页 |
| 附件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