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-9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6-7页 |
1.2 本课题方法的提出 | 第7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任务 | 第7-9页 |
第二章 利用标准弹道和遥测数据测高的原理及误差分析 | 第9-17页 |
2.1 标准弹道标尺 | 第9-11页 |
2.1.1 弹道的分类 | 第9-10页 |
2.1.2 标准弹道的形成 | 第10页 |
2.1.3 坐标系转换 | 第10-11页 |
2.1.4 落点修正 | 第11页 |
2.2 测高原理 | 第11-13页 |
2.2.1 以落地点为基准的时间间隔测量 | 第11-12页 |
2.2.2 落点修正后的弹道标尺确定 | 第12页 |
2.2.3 测高原理 | 第12-13页 |
2.3 误差分析 | 第13-15页 |
2.3.1 误差来源分析 | 第13页 |
2.3.2 方法误差分析 | 第13-14页 |
2.3.3 计算机仿真 | 第14-15页 |
2.4 小结 | 第15-17页 |
第三章 弹道集合的形成与分析 | 第17-31页 |
3.1 再入段干扰弹道集合的形成 | 第17-19页 |
3.1.1 弹道集合形成原理 | 第17-18页 |
3.1.2 弹道集合干扰因素分析 | 第18-19页 |
3.1.3 弹道集合形成方法 | 第19页 |
3.2 弹道集合分析软件设计 | 第19-23页 |
3.2.1 弹道集合分析软件功能特点介绍 | 第20-21页 |
3.2.2 弹道集合分析软件设计 | 第21-23页 |
3.3 弹道集合分析结果 | 第23-30页 |
3.3.1 弹道集合的构成特点 | 第23-24页 |
3.3.2 弹道集合数据分布特点 | 第24-30页 |
3.4 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测高误差的计算机仿真试验及结果 | 第31-42页 |
4.1 计算机仿真方法 | 第31-34页 |
4.1.1 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1-32页 |
4.1.2 抽样集合的确定 | 第32页 |
4.1.3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32-34页 |
4.2 数据处理方法与软件设计 | 第34-36页 |
4.2.1 样条插值法 | 第35页 |
4.2.2 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 | 第35-36页 |
4.3 数据处理结果及分析 | 第36-41页 |
4.4 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改进测高精度的方法研究 | 第42-52页 |
5.1 利用弹道集合提高测高精度的方法 | 第42-48页 |
5.1.1 测高原理 | 第42-43页 |
5.1.2 测高方法 | 第43-45页 |
5.1.3 软件设计 | 第45-48页 |
5.2 利用重建弹道改进测高精度的方法 | 第48-50页 |
5.2.1 利用差分迭代法进行高段弹道反演 | 第48页 |
5.2.2 利用实测过载值进行低段弹道重建 | 第48-50页 |
5.2.3 两种方法综合以改进测高精度 | 第50页 |
5.3 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六章 回顾与总结 | 第52-54页 |
6.1 设计小结 | 第52-53页 |
6.2 设计中的的不足之处 | 第53页 |
6.3 今后工作的展望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附录 相关源程序代码 | 第57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