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的人文关怀
第一章 新闻传媒人文关怀的内涵及意义 | 第1-10页 |
一、 新闻传媒人文关怀的内涵 | 第6-8页 |
(一) 关于人文主义 | 第6-7页 |
(二) 新闻传媒的人文关怀 | 第7-8页 |
二、 新闻传媒人文关怀的意义 | 第8-10页 |
第二章 孤独的大众和繁荣的媒体 | 第10-17页 |
一、 孤独的大众 | 第10-12页 |
二、 新闻传媒的繁荣与觉醒 | 第12-17页 |
(一) 张建伟模式的确立、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二) 珠江台掀起的浪潮冲击 | 第13-15页 |
(三) 电视评论栏目的勃兴 | 第15-16页 |
(四) 都市报——大众化报纸 | 第16-17页 |
第三章 失落的新闻传媒 | 第17-23页 |
一、 忍辱负重的新闻传媒 | 第17-19页 |
二、 传媒的误导与受众的迷茫 | 第19-20页 |
三、 媚俗、信息垃圾 | 第20页 |
四、 不堪忍受的广告 | 第20-21页 |
五、 记者的堕落 | 第21-22页 |
六、 受众理念的蜕变 | 第22-23页 |
第四章 新闻传媒人文关怀的内容 | 第23-40页 |
一、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| 第25-28页 |
二、 新闻传媒应关心生态平衡 | 第28-32页 |
三、 不仅传播信息,还要传播思想 | 第30-32页 |
四、 启蒙与走向民间 | 第32-35页 |
五、 选择并找到一个声音 | 第35-37页 |
六、 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| 第37-39页 |
七、 需要强化的受众心理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新闻传媒人文关怀实现的条件 | 第40-49页 |
一、 让人神驰又让人心寒的新闻自由 | 第40-42页 |
二、 新闻立法——新闻传媒人文关怀的法律保证 | 第42-44页 |
三、 新闻记者 | 第44-47页 |
四、 经济独立 | 第47-49页 |
第六章 政府需要做些什么 | 第49-53页 |
一、 何为政府 | 第49-51页 |
二、 珠海模式 | 第51-52页 |
三、 做好自己的事情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