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托物业管理模式的法律制度研究--对北京朗琴园小区的试点案例的探讨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1页 |
第一部分 信托物业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 | 第11-14页 |
一、朗琴园小区试点案例 | 第11页 |
二、信托物业管理模式的试点情况的分析 | 第11-13页 |
三、信托物业管理模式的简介 | 第13-14页 |
第二部分 信托物业管理模式的立法渊源 | 第14-21页 |
一、《物权法》 | 第14-16页 |
二、《信托法》 | 第16-19页 |
三、《物业管理条例》 | 第19页 |
四、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及小区管理规约 | 第19-21页 |
第三部分 国内外不同物业管理模式 | 第21-38页 |
一、我国当前物业管理的现状 | 第21-26页 |
(一) 业主 | 第21-23页 |
(二) 物业服务公司 | 第23-24页 |
(三) 业主委员会 | 第24页 |
(四) 相关法规 | 第24-26页 |
二、我国传统物业管理模式与信托物业管理模式的比较 | 第26-31页 |
(一) 传统物业管理模式 | 第26-29页 |
(二) 信托式物业管理模式 | 第29-31页 |
三、国内外可借鉴的物业管理模式 | 第31-38页 |
(一) 香港 | 第32-34页 |
(二) 台湾 | 第34页 |
(三) 美国 | 第34-35页 |
(四) 新加坡 | 第35-36页 |
(五) 其他国家 | 第36-38页 |
第四部分 信托物业管理模式推广的利弊探讨 | 第38-43页 |
一、信托物业管理模式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| 第38-40页 |
(一) 社会环境 | 第38-39页 |
(二) 业主 | 第39页 |
(三) 物业公司 | 第39-40页 |
二、需要解决的其他问题 | 第40-43页 |
(一) 法理争议 | 第40-42页 |
(二) 司法困难 | 第42-43页 |
第五部分 对物业管理完善的建议 | 第43-57页 |
一、立法完善 | 第43-52页 |
(一) 业主自治 | 第44-45页 |
(二) 业主委员会 | 第45-49页 |
(三) 物业管理的准入制度及管理模式 | 第49-50页 |
(四) 行业协会 | 第50-51页 |
(五) 举证倒置 | 第51页 |
(六) 法律责任的完善 | 第51-52页 |
二、司法救济 | 第52-54页 |
三、行政职责的完善 | 第54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