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5页 |
1 绪论 | 第15-29页 |
·引言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7页 |
·研究创新性 | 第17-18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8-27页 |
·东北虎的研究概况 | 第18-21页 |
·哺乳动物繁殖行为学研究概述 | 第21-22页 |
·性激素的生理作用及代谢 | 第22-25页 |
·动物的繁殖行为与激素分泌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·非损伤方法应用于动物激素水平的研究 | 第26页 |
·动物尿液和粪便中性激素研究概述 | 第26-27页 |
·本研究课题来源 | 第27-29页 |
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和研究对象 | 第29-33页 |
·自然地理环境 | 第29页 |
·地理位置及气候 | 第29页 |
·工作点概况 | 第29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29-33页 |
3 半散养东北虎昼间活动节律 | 第33-4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3-39页 |
·行为的分类和定义——半散养东北虎繁殖期行为谱 | 第33-37页 |
·行为的取样和记录方法 | 第37-38页 |
·行为观察 | 第38-39页 |
·行为的统计与分析 | 第39页 |
·观察用具 | 第3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半散养东北虎不同时期白昼的行为时间分配 | 第39-41页 |
·半散养东北虎不同时期的日活动规律 | 第41页 |
·讨论 | 第41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4 半散养东北虎的交配行为和交配模式 | 第43-4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3-4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邀配 | 第44-45页 |
·雄虎的交配参数和交配模式 | 第45-46页 |
·雌雄对交配的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 | 第46页 |
·讨论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5 半散养东北虎的分娩行为 | 第48-5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分娩 | 第49页 |
·半散养东北虎分娩行为谱 | 第49-50页 |
·半散养东北虎分娩行为发生的时间和频次分配 | 第50-51页 |
·讨论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6 半散养东北虎的育幼行为 | 第54-6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54-5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5-59页 |
·雌性半散养东北虎室内期和室外期的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 | 第55-56页 |
·雌虎的母性强弱变化 | 第56-59页 |
·讨论 | 第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7 半散养东北虎繁殖行为与粪样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 | 第61-7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61-6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3-67页 |
·雌性东北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| 第63-65页 |
·雄性东北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| 第65-66页 |
·繁殖行为频次和时间百分率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| 第66-67页 |
·讨论 | 第67-69页 |
·东北虎的发情行为的周期性及其与性激素的关系 | 第67-68页 |
·东北虎繁殖行为和性激素水平的季节性 | 第68页 |
·雌雄虎性激素差异性分析 | 第68页 |
·雌二醇(E_2)和孕酮(P)的水平与雌虎发情交配、育幼行为的关系 | 第68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结论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80页 |
附录 | 第80-9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2-93页 |
致谢 | 第93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