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南凹陷大磨拐河—南屯组地震反射终止特征及地质意义
内容提要 | 第1-7页 |
前言 | 第7-14页 |
一、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| 第7页 |
二、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7-8页 |
三、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四、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1-12页 |
五、完成的工作量 | 第12页 |
六、主要认识及成果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4-19页 |
第一节 区域构造特征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地层特征 | 第15-18页 |
第三节 生储盖组合特征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地震反射终止类型研究现状 | 第19-28页 |
第一节 地震反射终止术语的提出与发展 | 第19-25页 |
第二节 地震反射终止识别技术 | 第25-28页 |
第三章 塔南凹陷地震反射终止类型 | 第28-40页 |
第一节 顶部地震反射终止类型及特征 | 第28-36页 |
第二节 底部地震反射终止类型及特征 | 第36-40页 |
第四章 塔南凹陷地震反射终止的地质意义 | 第40-57页 |
第一节 层序界面识别 | 第40-45页 |
第二节 基准面变化分析 | 第45-50页 |
第三节 地震相分析 | 第50-57页 |
第五章 层序地层格架对沉积体系展布的控制规律 | 第57-67页 |
第一节 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| 第57-61页 |
第二节 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对沉积体系展布的控制规律 | 第61-67页 |
结论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4页 |
中文摘要 | 第74-7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6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导师简介 | 第80-8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