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主要符号表 | 第10-13页 |
| 目录 | 第13-16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30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16页 |
| ·炉膛总括热吸收率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| ·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| ·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9页 |
| ·辐射换热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2页 |
| ·辐射换热特点 | 第20页 |
| ·辐射传递方程的求解方法 | 第20-22页 |
| ·非灰气体辐射的研究进展 | 第22-28页 |
| ·气体辐射特点 | 第22-24页 |
| ·非灰气体辐射特性模型 | 第24-28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8-30页 |
| 第二章 非灰气体的辐射特性研究 | 第30-46页 |
| ·吸收性气体对其边界的平均射线行程 | 第30-34页 |
| ·数学模型 | 第31-32页 |
| ·模型验证 | 第32页 |
| ·算例与分析 | 第32-34页 |
| ·Edwards指数宽带模型与Leckner级数式 | 第34-42页 |
| ·Edwards指数宽带模型 | 第34-37页 |
| ·Leckner级数式 | 第37-38页 |
| ·算例与分析 | 第38-42页 |
| ·混合气体的辐射特性 | 第42-44页 |
| ·小结 | 第44-46页 |
| 第三章 非灰气体参与的辐射全交换面积研究 | 第46-60页 |
| ·射线跟踪方法 | 第46-47页 |
| ·辐射网络图方法 | 第47-54页 |
| ·辐射直接交换面积 | 第48-49页 |
| ·表面反射热流密度 | 第49-50页 |
| ·辐射全交换面积 | 第50-54页 |
| ·算例与分析 | 第54-58页 |
| ·小结 | 第58-60页 |
| 第四章 考虑炉气非灰辐射特性与引入假想面的加热炉三元数学模型研究 | 第60-96页 |
| ·加热炉概述 | 第60-61页 |
| ·加热炉数学模型概述 | 第61-62页 |
| ·模型的建立 | 第62-66页 |
| ·炉气能量平衡方程 | 第63-64页 |
| ·炉围能量平衡方程 | 第64页 |
| ·假想面能量平衡方程 | 第64页 |
| ·钢坯热传导方程 | 第64-65页 |
| ·炉温和炉膛总括热吸收率 | 第65-66页 |
| ·数值求解 | 第66-72页 |
| ·钢坯温度场 | 第66-67页 |
| ·角系数 | 第67-68页 |
| ·计算原理图 | 第68-72页 |
| ·模型的验证 | 第72-73页 |
| ·模型的应用 | 第73-94页 |
| ·换热式加热炉 | 第73-85页 |
| ·蓄热式加热炉 | 第85-94页 |
| ·小结 | 第94-96页 |
| 第五章 区域法数学模型研究 | 第96-114页 |
| ·辐射直接交换面积 | 第96-100页 |
| ·表面反射热流密度 | 第100-103页 |
| ·辐射全交换面积 | 第103-104页 |
| ·能量平衡方程组 | 第104-106页 |
| ·模型的应用 | 第106-112页 |
| ·换热式加热炉 | 第106-109页 |
| ·蓄热式加热炉 | 第109-112页 |
| ·小结 | 第112-114页 |
| 第六章 炉膛总括热吸收率 | 第114-124页 |
| ·炉膛总括热吸收率的辨识 | 第114-115页 |
| ·平均焓增法 | 第114页 |
| ·表面温度梯度法 | 第114-115页 |
| ·断面温差法 | 第115页 |
| ·炉膛内钢坯一维、非稳态热传导方程解析解 | 第115-121页 |
| ·控制方程 | 第115-116页 |
| ·分离变量法与变分引理 | 第116页 |
| ·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 | 第116-119页 |
| ·典型热流分布的解析解 | 第119-121页 |
| ·炉膛总括热吸收率 | 第121-122页 |
| ·炉气为灰体的炉膛总括热吸收率 | 第121-122页 |
| ·考虑炉气非灰辐射特性的炉膛总括热吸收率 | 第122页 |
| ·小结 | 第122-124页 |
| 第七章 炉膛总括热吸收率的动态补偿研究 | 第124-140页 |
| ·炉膛总括热吸收率动态补偿的意义 | 第124-126页 |
| ·理论推导 | 第124-125页 |
| ·数值计算 | 第125-126页 |
| ·炉膛总括热吸收率动态补偿的基本思路 | 第126页 |
| ·热工操作等参数对炉膛总括热吸收率的影响 | 第126-139页 |
| ·换热式加热炉 | 第127-132页 |
| ·蓄热式加热炉 | 第132-139页 |
| ·小结 | 第139-140页 |
| 第八章 结论 | 第140-14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42-152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与发表的论文 | 第152-154页 |
| 致谢 | 第154-156页 |
| 学习经历 | 第1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