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中心城区多层旧住宅外立面装饰改造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3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6页 |
| ·问题的背景与现状 | 第13-19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对象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20页 |
| ·概念解读 | 第20-23页 |
| ·中心城区 | 第20-21页 |
| ·多层住宅 | 第21页 |
| ·外立面 | 第21页 |
| ·装饰改造 | 第21-22页 |
| ·系统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·论文内容与框架 | 第23-25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25-26页 |
| 第二章 影响上海多层旧住宅外立面装饰改造的因素 | 第26-48页 |
| ·自然因素 | 第26页 |
| ·地理位置 | 第26页 |
| ·气候条件 | 第26页 |
| ·人文因素 | 第26-32页 |
| ·城市历史 | 第26-27页 |
| ·城市规划 | 第27-30页 |
| ·城市肌理 | 第30-31页 |
| ·地域文化 | 第31-32页 |
| ·构成因素 | 第32-43页 |
| ·材料的应用 | 第32-39页 |
| ·质感表达 | 第39-40页 |
| ·色彩设计 | 第40-42页 |
| ·构成形式 | 第42-43页 |
| ·其他因素(灯光、绿化、新技术) | 第43-48页 |
| ·灯光 | 第43-45页 |
| ·垂直绿化 | 第45-46页 |
| ·新科技的应用 | 第46-48页 |
| 第三章 上海中心城区多层住宅及其改造现状分析 | 第48-63页 |
| ·上海中心城区多层住宅分析 | 第48-50页 |
| ·上海住宅发展概述 | 第48-49页 |
| ·多层住宅的类型、特点 | 第49-50页 |
| ·上海多层住宅装饰改造基本特征及必要性 | 第50-57页 |
| ·多层住宅装饰改造的基本特征 | 第50-53页 |
| ·多层住宅装饰改造的必要性 | 第53-57页 |
| ·上海现有多层住宅外立面改造的发展状况 | 第57-61页 |
| ·20世纪六七十年代—“加层”改造 | 第57-58页 |
| ·20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—“成套化”改造 | 第58-59页 |
| ·20世纪九十年代末—“平改坡”改造 | 第59-60页 |
| ·以“新天地”为代表的特色风貌保护区改造 | 第60-61页 |
| ·新福康里住宅改造 | 第61-63页 |
| 第四章 国外旧住宅改造实践回顾 | 第63-67页 |
| ·二战之前欧洲国家城市旧住宅的改造与更新 | 第63-64页 |
| ·二战之后欧洲国家城市旧住宅的改造和更新 | 第64-67页 |
| 第五章 立面装饰改造原则及设计方法 | 第67-80页 |
| ·系统理论的引入 | 第67-69页 |
| ·系统理论 | 第67-68页 |
| ·系统理论与美学 | 第68-69页 |
| ·系统美学指导下的立面装饰改造 | 第69页 |
| ·现代立面装饰改造原则 | 第69-71页 |
| ·时代性原则 | 第69-70页 |
| ·地域性原则 | 第70-71页 |
| ·以人为本原则 | 第71页 |
| ·经济性原则 | 第71页 |
| ·装饰改造的设计方法 | 第71-73页 |
| ·形式美的设计方法 | 第71-72页 |
| ·意境美的设计方法 | 第72-73页 |
| ·具体装饰改造的方式 | 第73-80页 |
| ·窗 | 第73-74页 |
| ·外墙立面 | 第74-75页 |
| ·阳台 | 第75-76页 |
| ·附属物 | 第76页 |
| ·其他(入口、檐口、屋顶) | 第76-80页 |
| 第六章 研究总结 | 第80-8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5-86页 |
| 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