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4页 |
一、问题的社会背景 | 第11-12页 |
二、学术前沿 | 第12页 |
三、研究意义及目的 | 第12-14页 |
第一部分 浙江萧山入赘婚中,法律与道德的分离 | 第14-29页 |
一、合乎法律条文的婚姻 | 第15-17页 |
(一) 符合结婚形式要件 | 第16-17页 |
(二) 符合结婚自由原则 | 第17页 |
二、违背道德意志的婚姻 | 第17-29页 |
(一) 婚姻场域中,多数人认为的道德尺标 | 第18-19页 |
(二) 婚姻为何需要道德 | 第19-22页 |
(三) 婚姻何以能不道德 | 第22-29页 |
第二部分 婚姻场域中,法律目的下的法律与道德 | 第29-40页 |
一、法律与道德的张力在婚姻历史演进中的变化发展 | 第29-32页 |
(一) 法律与道德的张力在历史进程中的体现 | 第29-31页 |
(二) 法律与道德的张力在婚姻场域中的变化发展规律 | 第31-32页 |
二、法律的初衷被愚弄 | 第32-36页 |
(一) 法律赋予婚姻自由,却似乎又破坏了婚姻自主权 | 第33-34页 |
(二) 法律让婚姻重视人轻视财产,人却似乎重视财产轻视人 | 第34-35页 |
(三) 法律意图保障婚姻幸福,“幸福”却似乎成了手段 | 第35-36页 |
(四) 法律原来并不审查“幸福” | 第36页 |
三、婚姻场域中的尴尬法律 | 第36-40页 |
(一) 法律保护的是婚姻还是由婚姻产生的权利义务? | 第37-38页 |
(二) 法律保护婚姻的感情因素吗? | 第38-40页 |
第三部分 法律与道德在婚姻场域中的动态平衡 | 第40-51页 |
一、防止婚姻只停留在民事行为上 | 第40-44页 |
(一) 从婚姻的起源、本质等来看 | 第41-43页 |
(二) 从婚姻的本质属性来看 | 第43-44页 |
二、婚姻场域中,道德调控高于法律控制 | 第44-46页 |
(一) 婚姻场域中,法律与道德的界限 | 第45页 |
(二) 婚姻场域中,道德是“上位法” | 第45-46页 |
三、萧山入赘婚中的法律与道德 | 第46-51页 |
(一) 法律应给道德预设一定的空间 | 第46-48页 |
(二) 重视法律目的亦即平衡法律与道德 | 第48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