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4页 |
一、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的功能考察 | 第14-24页 |
(一) 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产生的历史背景 | 第14-15页 |
(二) 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的功能演变 | 第15-24页 |
1.传统功能 | 第16-17页 |
2.现代功能 | 第17-24页 |
二、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的制度框架 | 第24-35页 |
(一) 适用的公司类型 | 第24-26页 |
(二) 适用情形 | 第26-28页 |
(三) 公平价格和评估方法的确定 | 第28-32页 |
1.公平价格 | 第28-29页 |
2.评估方法 | 第29-32页 |
(四) 适用的排他性 | 第32-33页 |
(五) 公司回购的股权的处理 | 第33-35页 |
三、我国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制度的完善 | 第35-50页 |
(一) 立法的缺陷 | 第35-46页 |
1.适用范围过窄 | 第35-38页 |
2.合并中相关问题未明确化 | 第38-39页 |
3.无表决权股东权利排除的合理性欠缺 | 第39页 |
4.其他股东诉讼的主体资格问题规定的缺乏 | 第39-41页 |
5.请求权行使程序过于简略 | 第41-44页 |
6.请求权的限制问题未予规定 | 第44-45页 |
7.请求权的失效情形未予规定 | 第45-46页 |
(二) 完善建议 | 第46-50页 |
1.扩大具体适用范围 | 第46-47页 |
2.增加三角合并的规定 | 第47页 |
3.明确无表决权股东的请求权 | 第47页 |
4.明确用"股东继续持股原则"的扩张适用解释其他股东诉讼的主体资格问题 | 第47页 |
5.完善行权程序 | 第47-49页 |
6.明确股权回购请求权的限制 | 第49页 |
7.明确股权回购请求权的失效 | 第49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