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理论论文--土地经济学论文

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

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6页
1 绪论第6-19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6-8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6-8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8页
   ·研究综述第8-13页
     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第8-11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城镇用地扩张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·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13-17页
     ·数据来源第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3-17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17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拟解决关键问题第18-19页
2 研究区概况第19-25页
   ·海西州区域特征第19-21页
     ·自然概况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行政区划第20页
     ·人口状况第20页
     ·社会经济概况第20页
     ·自然景观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矿产资源第21页
   ·土地利用现状概况第21-25页
     ·总体变化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·海西州建设用地变化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海西州各辖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海西州耕地变化分析第23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23-25页
3 城镇建设用地挂钩需求预测第25-29页
   ·海西州人口预测第25页
     ·综合增长模型第25页
     ·年均增长模型第25页
     ·灰色系统 GM(1,1)模型第25页
   ·海西州城市人口预测第25-26页
   ·海西州城镇工矿用地需求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海西州城镇用地需求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海西州城镇工矿用地需求分析第27页
   ·城镇建设用地挂钩需求第27-29页
4 农村居民点挂钩整理潜力分析第29-38页
   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相关概念第29页
     ·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第29页
     ·农村居民点整理第29页
     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类型第29页
   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来源第29-30页
   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影响因素第30-31页
   ·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测算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的三种测算方法第31-33页
     ·海西州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的测算第33-34页
   ·海西州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的测算第34-36页
     ·限制条件修正系数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4页
     ·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综合修正系数的建立第36页
   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第36-38页
5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用地布局第38-41页
   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用地布局原则第38页
   ·海西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用地布局第38-41页
     ·人口比例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年均增长法第39-41页
6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意义第41-47页
   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原则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先易后难的原则第41页
     ·整理的质量与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的原则第41页
     ·尊重农民意愿、保障农民权益原则第41页
     ·谁整理,谁受益’’原则第41页
     ·统筹规划、优化配置的原则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促进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42页
   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措施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行政措施第42页
     ·经济措施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技术措施第43页
   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建议第43-47页
     ·资金渠道的拓展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设第44页
     ·探索新模式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置换第45页
     ·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第45页
     ·加大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宣传力度第45-47页
7 结论与展望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作者简介第53-54页
导师简介第54-55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转型成本视角下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对策研究
下一篇:平凉市土地整理项目经济效益分析--以大寨乡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