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1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农业转型与转型成本的综述 | 第13-19页 |
·农业转型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国外研究 | 第13页 |
·国内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转型成本综述 | 第15-17页 |
·国外研究 | 第15页 |
·国内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| 第17-19页 |
·国外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国内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的基本思路 | 第19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·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21页 |
2 转型成本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| 第21-23页 |
·转型成本的相关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泛成本理论 | 第21页 |
·耗散结构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2页 |
·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| 第22页 |
·环境承载力理论 | 第22页 |
·环境经济学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农业生态学理论 | 第23页 |
·循环经济学理论 | 第23页 |
·系统理论 | 第23页 |
3 甘肃省农业发展概况 | 第23-28页 |
·甘肃省农业发展条件概况 | 第23-25页 |
·土地资源丰富 | 第24页 |
·光照充足 | 第24页 |
·自然灾害频发 | 第24-25页 |
·水资源严重缺乏 | 第25页 |
·区位优势明显 | 第25页 |
·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| 第25-28页 |
·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| 第25-26页 |
·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加,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| 第26-27页 |
·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,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| 第27页 |
·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| 第27-28页 |
·优势特色产业及其区域化格局基本形成 | 第28页 |
·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| 第28页 |
4 甘肃省农业转型成本研究 | 第28-46页 |
·农业转型成本的构成 | 第28-35页 |
·宏观层面的农业转型成本 | 第28-31页 |
·微观层面的农业转型成本 | 第31-35页 |
·甘肃省农业转型实证分析 | 第35-44页 |
·张掖市农业转型分析 | 第35-39页 |
·定西市农业转型分析 | 第39-43页 |
·两市共性问题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成本视角下的农业转型 | 第44-46页 |
5 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 | 第46-79页 |
·影响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 | 第46-50页 |
·自然因素 | 第46-47页 |
·政策因素 | 第47-48页 |
·科技因素 | 第48-49页 |
·农业人口因素 | 第49页 |
·市场因素 | 第49-50页 |
·文化因素 | 第50页 |
·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| 第50-51页 |
·全面性和可获得性原则 | 第50-51页 |
·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统一原则 | 第51页 |
·科学性和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 | 第51页 |
·指导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| 第51页 |
·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| 第51页 |
·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| 第51-55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内涵 | 第52-55页 |
·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测评 | 第55-67页 |
·层次分析法(AHP)的基本原理 | 第55-56页 |
·权重的计算及检验方法 | 第56-57页 |
·指标权重的计算 | 第57-62页 |
·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| 第62-64页 |
·对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| 第64-67页 |
·评价方法 | 第64页 |
·评价结果 | 第64-65页 |
·对评价结果的分析 | 第65-67页 |
·农业系统内部协调性分析 | 第67-79页 |
·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的方法 | 第67-69页 |
·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 | 第69-72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72-79页 |
6 转型成本约束下增强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| 第79-91页 |
·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,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的衔接 | 第79-82页 |
·依靠科学技术,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| 第82-84页 |
·降低农业污染,增强抗灾的能力,加强水土治理 | 第84-86页 |
·提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,增强企业带动能力,推动和谐转型 | 第86-88页 |
·围绕转型需要,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力度 | 第88-89页 |
·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,积极拓展农业功能 | 第89-90页 |
·建立农业转型基金,加强对农业转型的支持力度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6页 |
附录:调查问卷 | 第96-110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10-111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11-1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