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服务型港口综合评价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2页 |
·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| 第10-11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·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服务型港口相关理论 | 第12-15页 |
·服务型港口的定义 | 第12页 |
·服务型港口的要素 | 第12-13页 |
·服务型港口的特征 | 第13-14页 |
·服务型港口的本质 | 第14-15页 |
第3章 国际大港的服务措施及其主要经验 | 第15-21页 |
·研究对象的选择 | 第15-16页 |
·选择的原则 | 第15页 |
·选择的国际大港 | 第15-16页 |
·国际大港的服务内涵 | 第16-18页 |
·鹿特丹港的服务内涵 | 第16-17页 |
·新加坡港口的服务内涵 | 第17页 |
·香港港口的服务内涵 | 第17-18页 |
·伦敦港口的服务内涵 | 第18页 |
·国际大港服务的主要经验 | 第18-21页 |
·服务理念 | 第19页 |
·服务要件 | 第19页 |
·服务措施 | 第19页 |
·服务管理 | 第19页 |
·服务方向 | 第19-21页 |
第4章 青岛港口服务的现状 | 第21-31页 |
·物流平台服务的现状 | 第21-22页 |
·枢纽港服务的现状 | 第22-27页 |
·信息中心服务的现状 | 第27-29页 |
·港口管理服务的现状 | 第29-31页 |
第5章 服务型港口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| 第31-44页 |
·服务性港口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| 第31-33页 |
·服务型港口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的依据 | 第31-32页 |
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32-33页 |
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3-34页 |
·服务型港口综合评价方法 | 第34-37页 |
·灰色关联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权重的定义 | 第35-37页 |
·计算关联度 | 第37页 |
·青岛港口服务能力的综合评价 | 第37-44页 |
·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计算 | 第37-40页 |
·用熵权法计算权重系数 | 第40-41页 |
·方案关联度计算 | 第41-44页 |
第6章 建设青岛服务型港口的措施建议 | 第44-57页 |
·建设物流平台的措施及建议 | 第44-46页 |
·建设枢纽大港的措施及建议 | 第46-50页 |
·建设信息中心的措施及建议 | 第50-52页 |
·建设服务型港口政府管理部门的措施及建议 | 第52-57页 |
结束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研究生履历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