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传统图形符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
| 内容摘要 | 第1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绪论 | 第7-10页 |
| 1.社会背景 | 第7-8页 |
| 2.选题旨趣与目的 | 第8页 |
| 3.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| 第一章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 | 第10-24页 |
| ·中国传统图形艺术 | 第10-13页 |
| ·中国传统图形的风格和特点 | 第11-13页 |
| ·具象题材、抽象运用 | 第11-12页 |
| ·对称与均衡是惯用手法 | 第12-13页 |
| ·繁复求变、乱中有序 | 第13页 |
| ·根据图形自身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 | 第13-18页 |
| ·图形产生的偶然性 | 第13-15页 |
| ·社会背景对图形产生的影响 | 第15-18页 |
| ·政治因素 | 第15页 |
| ·经济因素 | 第15-16页 |
| ·外来文化的影响 | 第16-18页 |
| ·图形符号 | 第18-20页 |
| ·平面图形设计是一个特殊的思维过程 | 第18页 |
| ·平面图形设计可以说就是符号 | 第18-20页 |
| ·中国传统图形艺术的审美意义和社会意义 | 第20-22页 |
| ·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中的吉祥意味 | 第22页 |
| ·中国传统图形艺术的典范——书法 | 第22-23页 |
| ·小结 | 第23-24页 |
| 第二章 现代标志设计 | 第24-32页 |
| ·标志的定义 | 第24页 |
| ·标志的起源于发展 | 第24-31页 |
| ·我国标志的发展概况 | 第25-29页 |
| ·原始的符号 | 第25-27页 |
| ·铜器上的铭文 | 第27-28页 |
| ·繁荣与发展 | 第28-29页 |
| ·欧洲标志的萌芽与发展 | 第29-31页 |
| ·标志的萌芽 | 第29-30页 |
| ·传统标志与现代标志 | 第30-31页 |
| ·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第三章 现代标志设计与中国传统图形符号 | 第32-39页 |
| ·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统图形符号 | 第32-33页 |
| ·中银集团标志设计 | 第33-34页 |
| ·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 | 第34页 |
| ·2010年世界博览会会徽 | 第34-35页 |
| ·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| 第35-37页 |
| ·西武百货标志设计 | 第36-37页 |
| ·北京王府半岛酒店标志设计 | 第37页 |
| ·小结 | 第37-39页 |
| 第四章 设计规律的提升 | 第39-46页 |
| ·传情达意 | 第39-41页 |
| ·古井贡酒集团标志设计 | 第39-40页 |
| ·香港"荣华饼家"标志设计 | 第40-41页 |
| ·动态的体现 | 第41-43页 |
| ·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志设计 | 第41-42页 |
| ·茶叶标志设计 | 第42-43页 |
| ·形态的提取和衍生 | 第43-45页 |
| ·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标志 | 第43-44页 |
| ·北京贵宾楼饭店标志 | 第44-45页 |
| 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五章 设计实例 | 第46-48页 |
| ·实例的选取 | 第46页 |
| ·设计分析 | 第46-47页 |
| ·设计问题的总结 | 第47-48页 |
| 结束语 | 第48-49页 |
| 致谢 | 第49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| 注释 | 第5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中标项目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