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物资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--中国论文--地方物资经济论文

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的政府协商模式与市场调节机制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区域物流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政府与物流市场关系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·物流市场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6-17页
第2章 区域物流协同的特点与实践第17-24页
   ·区域物流的概念与特点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区域物流的概念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区域物流的特点第18页
   ·区域物流协同概述第18-24页
     ·协同学在区域物流中的应用第18-21页
     ·区域物流协同产生的协同效应第21页
     ·区域物流协同的实践和进展第21-24页
第3章 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现状与弱协调性问题第24-32页
   ·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现状第24-27页
     ·长江三角洲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珠江三角洲第25-26页
     ·东北地区第26-27页
   ·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现状第27-30页
     ·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思路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中部地区物流发展中的弱协调性第28-30页
   ·中部地区物流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第30-32页
第4章 区域物流发展的政府协商模式第32-43页
   ·政府协商的主要作用第32-34页
   ·政府间协商的主要模式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国家间政府协商的典型形式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省市间政府协商的典型形式第35-37页
   ·中部地区政府间物流协商的发展现状第37-41页
     ·现有的协商模式第37-39页
     ·协商取得的成效第39-41页
   ·中部地区政府间物流协商模式选择第41-43页
     ·中部六省区域物流工作联席会议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中部六省省(市)长联席会议第42-43页
第5章 区域物流发展的市场调节机制第43-57页
   ·市场机制的内涵和特点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市场机制的定义和内涵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市场机制的原理和特点第44页
   ·区域物流的市场调节对象、范围和方式第44-50页
     ·区域物流的市场调节对象第45-47页
     ·区域物流的市场调节范围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区域物流的市场调节方式第48-50页
   ·中部地区物流市场调节机制的发展现状第50-54页
     ·物流价格与市场的关系第50页
     ·物流供求与市场的关系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物流需求现状第51-52页
     ·物流供给现状第52-54页
   ·市场调节机制成效评价第54-57页
     ·物流发展规划定位不一第54页
     ·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第54-55页
     ·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物流政策优惠多第56-57页
第6章 中部地区物流发展的协调性评价与分析第57-66页
   ·协调性评价方法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层次分析法第57-58页
     ·模糊综合评价法第58页
   ·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8-66页
     ·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第58-60页
     ·协调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——AHP法第60-63页
     ·协调性的模糊综合评价第63-65页
     ·评价结果分析第65-66页
第7章 促进中部地区物流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第66-70页
   ·加强中部地区政府层面的合作第66页
   ·构建中部地区物流立法协调机制第66-67页
   ·成立中部地区政府间的区域物流联盟第67-68页
   ·构建中部地区物流信息平台第68页
   ·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第68-70页
第8章 结论第70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-77页
附录第77-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组合方法的中部地区物流需求预测与分析
下一篇:基于多方法组合的城市交通指数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