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导论 | 第8-14页 |
(一) 选题缘由 | 第8页 |
(二) 农民组织化研究综述 | 第8-11页 |
(三) 本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(四) 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 | 第13-14页 |
一、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民间艺人 | 第14-20页 |
(一) 传统时期:生存取向下的自足感 | 第14-15页 |
(二) 集体化背景:宣传使命下的自豪感 | 第15-16页 |
(三) 改革开放以来:离散状态下的失落感 | 第16-17页 |
(四) 税费改革之后:组织形成后的归属感 | 第17-20页 |
二、多维主体互动的民间艺人组织化:发生、运作及其困境 | 第20-33页 |
(一) 组织化过程的萌发 | 第20-24页 |
1、民间艺人的自发组织 | 第20-21页 |
2、乡镇的组织动员 | 第21-22页 |
3、县文化局的帮扶指导 | 第22-24页 |
4、村集体的协调与支持 | 第24页 |
(二) S剧团的现实运转 | 第24-28页 |
1、农民文化艺术节 | 第24-25页 |
2、义务巡演 | 第25-26页 |
3、迎接检查 | 第26-27页 |
4、迎娶媳妇 | 第27-28页 |
5、参加比赛 | 第28页 |
(三) S剧团的生存交困 | 第28-33页 |
1、资金短缺 | 第29-30页 |
2、人才流失 | 第30-31页 |
3、管理失控 | 第31-33页 |
三、民间艺人组织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绩效考察 | 第33-39页 |
(一) 民间剧团何以组织起来 | 第33-35页 |
1、社会关系网络 | 第33-34页 |
2、外在的组织扶持 | 第34页 |
3、市场机制的指引 | 第34-35页 |
(二) 民间剧团的绩效怎样 | 第35-37页 |
1、“生活越来越热闹了 | 第35-36页 |
2、“村里的社会风气更好了” | 第36页 |
3、“工作更好做了” | 第36-37页 |
(三) 民间剧团作用何以发挥 | 第37-39页 |
四、民间文化组织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| 第39-43页 |
(一)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:实践与启迪 | 第39-40页 |
(二)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民间文化组织:承载与润化 | 第40-41页 |
(三) 组织化过程中的国家角色定位:培植与整合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