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文官行政处分程序初探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一、 清朝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的概述 | 第10-17页 |
(一) 清朝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的含义 | 第10-12页 |
1、 行政程序 | 第10-11页 |
2、 行政处分程序 | 第11-12页 |
(二) 清朝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的法律渊源 | 第12-13页 |
(三) 清朝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的基本原则 | 第13-17页 |
1、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| 第13-15页 |
2、 效率原则 | 第15-17页 |
二、 清朝文官行政处分的一般程序 | 第17-33页 |
(一) 提出案件 | 第17-22页 |
1、 特旨 | 第17-18页 |
2、 参奏 | 第18-20页 |
3、 陈请 | 第20-22页 |
(二) 受理立案 | 第22-24页 |
1、 初步审查 | 第22-23页 |
2、 决定加、减、免 | 第23-24页 |
(三) 案件审理 | 第24-29页 |
1、 审理原则 | 第24-26页 |
2、 法律适用 | 第26-28页 |
3、 级纪抵销制度 | 第28-29页 |
(四) 审结上报 | 第29-33页 |
1、 处分结果 | 第29-31页 |
2、 上报案件 | 第31-33页 |
三、 清朝文官行政处分的救济程序 | 第33-38页 |
(一) 处分救济的管辖 | 第33-34页 |
(二) 申诉的提出 | 第34-35页 |
(三) 救济决定的类型 | 第35-38页 |
1、 驳回决定 | 第35-36页 |
2、 支持决定 | 第36-38页 |
四、 清朝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的宏观评析 | 第38-43页 |
(一) 清朝文官行政处分制度本身简评 | 第38-39页 |
(二) 清朝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的定位 | 第39-41页 |
(三) 清朝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的优势 | 第41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| 第47-48页 |
后记 | 第48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