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(一)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(二) 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(三) 研究思路 | 第10-11页 |
一、 安乐死的界定 | 第11-20页 |
(一) 安乐死的定义 | 第11-14页 |
(二) 安乐死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| 第14-17页 |
1. 安乐死与尊严死 | 第14-16页 |
2. 安乐死与医生协助自杀 | 第16-17页 |
(三) 安乐死的分类 | 第17-20页 |
二、 安乐死的立法实践与理论争鸣 | 第20-34页 |
(一) 安乐死的立法概况 | 第20-22页 |
(二) 安乐死的非罪化实践 | 第22-25页 |
(三) 安乐死的学理之争 | 第25-34页 |
1. 学界两大阵营 | 第25-28页 |
2. 学界观点评析 | 第28-34页 |
三、 安乐死立法的合宪性问题 | 第34-48页 |
(一) 安乐死立法是否超越了宪法的道德解读空间 | 第34-36页 |
(二) 生命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可否放弃 | 第36-39页 |
(三) 安乐死立法是否撼动了国家对生命权的客观保护义务 | 第39-45页 |
1. 国家对生命权客观保护义务的范围 | 第39-40页 |
2. 国家对生命权客观保护义务的边界 | 第40-42页 |
3. 安乐死并未撼动国家对生命权的客观保护义务 | 第42-45页 |
(四) 安乐死立法是否引发生命权与人格尊严的冲突 | 第45-48页 |
四、 安乐死立法的宪法界限 | 第48-60页 |
(一) 安乐死立法的可行性 | 第48-53页 |
1. 学理上的障碍破除 | 第48-49页 |
2. 充分的社会现实基础 | 第49-51页 |
3. 其他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启迪 | 第51-53页 |
(二) 安乐死立法的具体界限 | 第53-60页 |
1. 恪守宪法生命权真谛 | 第54-55页 |
2. 遵守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| 第55-56页 |
3. 遵循宪法比例原则 | 第56-58页 |
4. 贯彻法律保留原则 | 第58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1页 |